阅读历史 |

207铲除异己(1 / 2)

加入书签

与寒冬同时激增的,是战争的气氛。

在小年前,盛安已经到泉流俱咽,指直难结的地步,而战争将至的氛围,明明无形,却侵入人们的听到的、看到的、谈论的一切。

一个消息传来时,这个氛围凝结到了顶峰,那就是:神赵大婚延期。

神氏乃五姓七望之一,是绵延百年的名门望族。赵家乃当朝第一将府,当之无愧的朝之重臣。

新老贵族的联姻,不仅是两家的大事,连皇室都相当重视。两个月前,皇上就指了城南的皇家园林,作为两家的大婚之所,皇后则派了尚仪局的女官来操办婚典。

如今,皇恩浩荡中风风火火操办了数月的大婚,居然在婚期将至时宣布延期了。百姓们心中就很难不紧张,原来局势已经不稳到这个地步。

但其实,看似滚滚而来、已经不可避免的战争的车轮,实则能否滚动起来,还是未知数。

小年前日,并非朝会之日,但因为以礼部尚书翁植为首的二百一十四名朝臣联名递帖,按律增开朝会。

据说,众大臣老泪纵横、苦口婆心求陛下收回北征之命,有高义之士甚至以死相谏。

他们左一个“国之根基”,右一个“国之气数”,翻来覆去就是就是几件事:没准备好、打不赢,输了就完了、赢了不值当。

其中最义愤的,还当是为首的翁植。

翁植已年过花甲,官至一部尚书,曾主持多次春闱,朝中不少大臣都是他的门生。虞沣倒台、荀煊死后,他便成了朝中文臣之首。

他时而慷慨陈词,时而痛心疾首,忧国忧民之状天人可见。

群臣群情激愤,一场增设的朝会,居然从天不亮开到了快到正午。

倒是北征的主导者须弥,明知群臣进谏所为何,却压根没有递帖上朝。

翁植等人心有顾虑,但对此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须弥城府颇深,故而战前回避百官锋芒,避免横生枝节。

然而,散朝出宫时,朱门轰开,映入眼帘的,就是白衣的隋云期、黑衣的陶若里。

以及立在人前的,黑衣红裙的须弥。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台卫肃立。

谁看到这样的场面,能不心慌。

群臣各个寒毛倒竖,却仍要在同僚面前体面一些,只紧紧收敛着目光快速离开,避免与须弥对视,在走过她时,心里长长舒一口气。

翁植走在后面,身侧围着的全是他的学生,都偏着头,恭敬地听他说话。

在抬头看到宫门旁的须弥时,翁植的眼神没有过多停留,只清淡地留了一句:

“这么一个连好歹都没学会的年轻女子,上瞒君父、下讹百姓,还要拖着举国上下上战场。不阻者,俱是奸佞。”

他说这话时,已经离赵缭不远了。他周围的学生闻言,都竭力想做出迎合的样子,但奈何心中实在恐惧,只不咸不淡应了两声。

而一直抱着胳膊冷眼旁观的须弥,在这个时候忽然抬了抬胳膊,轻描淡写道:“拿下。”

此话一出,众臣在惊恐之中还没明白,这话针对的是谁,台卫已从两侧冲出,撞开两侧的人,直按翁植,压到赵缭的面前。

“须弥,禁宫门前,不得无礼!”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神林为首的大内察事营,很快金吾卫也站在了他们身后。

不论是大内察事营,还是金吾卫,都按品阶穿着各色花纹繁复的锦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