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5守真(1 / 2)

加入书签

耽搁半日,天色擦黑时华书才在众人簇拥下回了华府。

时辰不早,她匆匆忙忙去后厨盯着人做了一盘糕饼,就端着转去了孟青妍的卧房,母女二人秉烛夜谈许久,才熄了灯睡下。

好眠一夜,华书总算把这几日的疲累缓了过来,洗漱一番就要准备着入宫陪膳。

有华书带回来的食疗单子,兼着太医令的精妙医术,再加上华书妙语连珠地哄着,刘彻当日倏然垮掉的精神大大好转。阖宫上下莫不松了口气,刘彻身侧的随侍们一个个把华书奉若神明,恨不得让她直接在建章宫住下。

不过如今她年岁大了,住在宫里终究不合适,还是每日出宫。

夜深,华书侧卧在榻上发呆,阿?又熄了两盏灯也不见她躺下睡觉,就走了过去:“想什么呢?”

“想,明日长平侯的丧仪……”

长平侯卫青,以弱冠之龄奇袭茏城,自此,大汉与匈奴之战由败转胜。卫青因其七战七胜的战功,先封长平侯,后封大司马大将军。

他的一生进退有度,敬重贤才,爱兵如子,上无愧于天子信重,下不祚于百姓爱戴,是当之无愧的大汉战神。

华书自小与众位皇子皇女一起长大,对卫青自是敬重有余,也曾跟着刘瑰亲切地唤过舅父,而如今见识过战场险恶,对这位英雄除了崇敬,更多了几分敬爱之心。

她希望可以为他做些什么。

第二日,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悲伤中,数不清的百姓自发走上街头,一同送这大汉战神最后一程。

华书一早乘车出门,却将近午时才走到长平侯府门口,刚一下车就撞上了刘据、阳石等人的车架。

几人在门前相遇,免不得要寒暄几句。

太子刘据难得地露出些许好脸色,看着华书温和道:“阿书来了,父皇痛失股肱,悲恸难抑,幸得你朝夕侍奉悉心开解,替孤分忧不少。”

华书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分,躬身淡然道:“太子言重了,是临尘分内之事。”

阳石闻言轻哼,声音不大却很是刺耳:“分内?分内到南乔坊听曲作乐去了?”

华书瞬间脸色一变,当日之事无人胆敢外传,阳石这久居深宫的待嫁公主,是如何知晓的?竟还拿出来在这种场合向她发难?

思索片刻,华书正欲开口,却瞟见公孙敬声从车架后方走了过来,她淡然一笑,转向公孙敬声道:“太仆以为如何?”

公孙敬声陡然一僵,愤恨地瞪了华书一眼,可在太子等人的注视下,他又哪里敢开罪华书,只能强压羞愤道:“公主行事自有考量,就如臣去南乔坊是为肃清滋事之徒,公主前去自然也有公主的理由。”

华书闻言眉头一挑,这话看似是替她开脱,却是变相给自己当日去南乔坊之事找补,至于她,到底有什么理由,可就得自己想了。

华书还没说什么,阳石却瞬间变了脸,她哪里能想到公孙敬声竟然向着华书说话,正要继续发难却被身边的夷安、鄂邑两位公主拉住。

两人看看刘据,看看华书,再看看前来迎接的卫氏三兄弟,慌张地摇了摇头,示意阳石莫要再说了。

阳石涨红着脸收了声,她自然不在意这两个妹妹,可刘据带着威压的眼神也瞟了过来,哪里还敢再挑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