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0第130章(2 / 2)

加入书签

到此就真没什么好调查的了。那日若不是雁守疆带她出城,她不可能撞见赵婧,自然也就不会起了要用她的心思。

被人利用,华书心里当然是不高兴的,尤其是那时她和雁守疆的关系并不融洽。

但是她又禁不住好奇,想看看他究竟有什么目的,便顺势而为继续用了赵婧。

很快,她就发现,雁守疆存了和她一样的心思:借往来商贸往匈奴安插眼线。

这事倒不算出奇,雁守疆身为边郡守将,防范匈奴乃是职责所在。

雁守疆的行为,和她要想办法寻回曹襄尸首之事并不冲突,思量过后她便没有拆穿。

随后她又入了军营,和雁守疆日渐熟悉,便更不放在心上了,甚至尽可能地给予便利。

当然,真正让她猜到雁守疆在谋划匈奴,是因为她发现雁守疆私藏了祭明手下的一名俘虏:休屠王老祭司。

再结合他这几日频繁组织谋士、将官议事,李陵来了以后又是密议许久,雁守疆有何打算不言而喻。

朝中不是嫌他们剿灭的休屠王地位不正,请功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吗?那索性直击匈奴,来个他们不能忽视的功劳好了。

华书的警觉与聪慧超出了雁守疆的想象,抽丝剥茧之下他的谋划几乎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他不由感叹幸好华书与他同心?力,若是华书站在他的对立面,只怕他要寸步难行。

不过华书虽然猜到了他对匈奴有所谋划,但是具体计划她却还不知道。

到了现在,雁守疆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

匈奴大单于?犁湖继位一年,却难以服众,?犁湖意欲招收祭明一脉为己用,不想竟被左贤王且?侯看穿,讥讽祭明以至于祭明出走,两拨势力更加剑拔弩张。

只不过茏城内部的其他势力都不愿内斗,两方仍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上。

而雁守疆想要做的,就是挑起匈奴内斗,坐收渔翁之利。

华书趴在地图、沙盘前,初步听过了雁守疆的计划,提出了一些疑问。

随后在她的示意下,老祭司再次被提了上来,众人反复详细地询问了匈奴内部情况,将如何挑拨离间祸水东引,再次做了细化。

甚至由于华书的鸾榷司之下,有几名胡人?枭在茏城混得如鱼得水,倒比雁守疆的人更好用一些。

议事完毕,华书便准备带着鸾榷司的人起身离开,好去联系茏城的人配合雁守疆的计划。

她起身之时,雁守疆下意识想把人拦住,可张了下口却不知道要问些什么。

问她如今这样子是走还是不走?若是要走准备什么时候走?

他抓心挠肝的想要知道答案,可是又不想知道找个答案,仿佛华书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