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8久别重逢知晓伤势(1 / 2)

加入书签

元昭六十六年,摄政王领兵肃清朝野,复大昭,宣告大同仅仅维持五个月的统治结束。

立春,新帝登基,霜雪退去,雨水紧随。

新朝肇建,革故鼎新。

朝廷颁令轻徭薄赋,推行均田之制,广封王侯以彰勋绩,收揽权柄于中枢,开科取士设春闱,广纳天下贤才。

外交之上,与北月重续千年和平盟约,开辟商道互通有无,归还往昔所占城池,自此日月同辉,北定烽烟尽息。

九幽与穹螭谈和,苏和作为北月新任纳颜,入朝面圣,也为迎神明归月,承诺其绝不再踏足。

楚禹受封安宁王,仍镇守东寻要地。

叶家重立先祖牌位,敕建府邸,叶定川获封定北亲王,留,便驻京辅佐朝政;去,则重镇守北定疆土,来去皆由其愿。

四皇子奕贞虽封江南王,但因涉及动荡,背负血债,遣送回南归受罚,无召不可入京。

萧家公子萧烬德才兼备,为新朝鞠躬尽瘁,经右相江区举荐,封琅琊侯,暂留西和平定内乱,清缴祸乱余孽。

与此同时,叶即明荣膺长明侯,掌金狮帅印。

魏宿获封禁军大将,一统御龙军精锐。

傅烛受封碎影将军,任黑蛟主帅。

此三人奉诏同赴西和,驰援琅琊侯,共定一方动荡。

至于国师柳思生,宫内传出消息,他因妄改天命、祸乱乾坤、悖逆纲常,已经被新帝斩杀于宣武门前,至此销声匿迹。

当然,无人见到,只是道听途说。

又是一年近清明,随着西和战乱平定的消息传来,压在奕宣身上的担子才轻了不少。

他批完最后一本折子,抬眼看向窗外,瞧见了天色还未暗,有些恍惚。

也是心中感叹,难得啊。

说实话,皇帝确实不好当,一旦坐上去,就再也离不开这个位置了。

天天朝上一堆人七嘴八舌,得了清静还得批阅奏折推行新政、面见各方势力,如今春闱在即,这殿试题目还没有着落。

现在才看清,自己与前朝那些掌权者相比,真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

我……真的能做好吗?

忠和端着茶水刚进御书房,就看见了趴伏在书案上的奕宣,一声惊呼,连茶盏都摔碎到了脚边:“啊!陛下!来人,快来人啊!陛下晕倒了!”

奕宣被这声嚎得太阳穴突突直跳,翻手撑起身子,无奈叹一口气:“叫什么叫?朕累了就不能歇会儿吗?”

看见奕宣“活”过来,忠和也是松了口气,招了招手寻来两人清理地上的残渣,自己则是心惊胆战迈着碎步往奕宣身边靠:“陛下,您可真是要吓死老奴了。”

奕宣来了脾气,开口怼他:“你天天除了一直说被吓死,就没有其他的死法了吗?”

忠和低了低头,顺溜溜言:“只要是得恩于陛下赐死,老奴怎么样都成。”

“我……”奕宣刚抬起胳膊要给他这么一下子,又不稀得为这事计较,默默收回手,“行了行了,朕乏了,回寝殿吧。”

“得嘞,奴才这就备轿!”忠和屁颠屁颠跟在奕宣的屁股后头,不忘询问,“陛下晚膳想吃些什么?奴才顺道吩咐下去。”

奕宣站起身,揉了揉脖子道:“备点清淡的吧,柳思生爱吃的就行。”

忠和听到此处喜笑颜开,又问:“奴才遵旨,那陛下可知柳大人喜爱吃什么?”

奕宣动作一僵,对着忠和眨了眨眼。

“……”

对啊,柳思生喜欢吃什么?

临天宫内,安静如常,偶听翻书声作响。

天色彻底暗了下去,柳思生点燃桌案上的灯油,火光映照出了门口那一抹身姿。

柳思生吓了一跳:“你何时到的,怎么没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