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5解诗(1 / 2)

加入书签

天玑棋馆,小阁内,两个探案人望着对方,都在彼此眼中找到了继续追逐真相的信心。

“嗯,仔细想想,方殊的确可疑,”颜洵道,“那还有一人呢?你作何想法?”

白森环起双臂,站在窗边,看着站在小阁另一角的颜洵,眼神转为严峻,道:“洵哥儿,现在我还是要你假想你是凶手,我继续询问你一些问题。”

见这思考凶案的办法卓有成效,这回颜洵没有多想,爽快地回道:“好,你说。”

白森道:“你的目的是借骆宾王的诗句来蛊惑人心,但若是你苦心布下的凶杀案无法让人知晓,又谈何蛊惑呢?”

“所以我一定会想办法让人知道,”颜洵思索着道,“看起来,我也是这么做的,第一首诗,我记得你说过,是写在竹馆地下房间里,第二首诗是我们一起找到的,放在大火现场的地下酒窖,第三首诗,就在昨天的祭山典上,同样也是写在那地下房间的墙壁上。”

“是,”白森冷静道,“三起命案对应的三首诗,其实都在案发前后留在这棋院里了,只要能把命案与诗句关联起来,就能显出‘女帝登基,天所不容’的异象。”

“此言差矣,”颜洵摇了摇头,道,“白姑娘,你想,这些凶杀案毕竟是人为的,就算与骆宾王的诗句关联起来,只要抓到了凶手,官府将凶手定罪了事,根本起不了任何蛊惑人心的作用。”

“是你说错了,”白森道,“你应该说,仅在我们两人眼里,这些凶案是人为的。”

“在我们眼里?”颜洵没反应过来,但只是一刻,他就恍然道,“对啊,我们查到了不少线索,所以我们当然知道这几起命案是有人刻意所为,但在其他人看来,徐万钧死于落水溺亡,老藏书阁的大火是意外,沈照明是自尽,全是异于常理之象,如此一想,骆宾王的诗句就显得可怕了。”

“你想想大火发生后,棋院里那些棋生是不是传出了山鬼夺命的传言?”

“确是如此,”颜洵点头,转而又皱眉道,“不过,现在是我倒有个疑问了。”

白森见颜洵开始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推理,心头略略有了些喜悦,她道:“好,现在换你来提问。”

颜洵看着白森,神色认真地道:“凶手选择权贵之后作为行凶目标,现在其布下的两起命案已然得逞,死了两个门阀少爷,还有另一人侥幸免死,可是在凶手谋划的三起事件中,三首骆宾王的诗并不是那么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是不是失策呢?”

“我看不像是失策,”白森道,“刚才你也说了,三起事件,两个是意外,一个是自尽,如果直接把骆宾王的诗句留在现场,或者留在尸体上,又会露出人为的痕迹,也就失去了蛊惑人心的作用,所以,凶手一定会通过死者的死亡细节,来表现出诗句之意。”

“要如何做到呢?”颜洵问。

“若我是谋划这一切的凶手的话,”白森顿了顿,又道,“我需要一个解诗人。”

“解诗人?”颜洵不解。

白森正色答道:“就是能把命案和诗句关联起来,并且公之于众的人。”

颜洵一怔,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神色忽而凝重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