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三十三章 摆正位置,认清优势(1 / 2)

加入书签

“没有的事,是中野喜次郎提起来,我不过是顺口搭音,每回广交会开馆前,商务部和对外贸易中心的领导,都得给我们开会,强调外事纪律,不该说的,绝对不说,可咱们还得和东瀛做生意,人家提出来了,我总不能不搭理,随便应付了几句,卢局怎么还当真了!

李天明说着,心里早就把卢源给骂成了烂茄子。

那嘴怎么跟棉裤腰一样,啥都往外漏。

要是和王作先说说也就算了。

杜树平!

李天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摸清楚这位杜原则的路数。

杜树平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天明,直到他把话说完。

“你最得对,还是要维护好和外商的关系,不过……既然谈了,总该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现在上面要搞改革试点,选中了咱们海城,政策上要放宽,允许引进外资,很多同志都说,你很有想法,今天这里没有外人,谈谈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怎么看待?

和改开一样,引进外资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也有弊。

外资进入国内,既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样也存在潜在风险。

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补充、技术提升、就业增长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而潜在弊端则包括了市场垄断风险、产业结构失衡,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对环境的破坏。

招商引资,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推动经济规模扩展。

但是,外资凭借着其技术和资本的优势,必定会挤压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威胁国家的产业结构安全。

最终导致部分领域过度依赖外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比如某些高精尖制造业。

同时,外资流向主要集中于高收益行业,可能加剧区域或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此外,部分高污染产业转移,导致环境压力,如上一世改开初期,被引入国内的资源密集型外资项目。

外国人来中国不是做慈善的,人家是为了赚钱,看中的是国内的资源,还有廉价劳动力。

像这些,李天明之前在和老人家的谈话中,已经提到过了。

弊端是有,但如果因此就畏足不前,国家经济还怎么发展?

这个阵痛期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完善相关制度,减少相应损失。

至少……

“杜主任,外资是谈来的,不是求来的!

上一世,很多地方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招商引资的任务,在面对外商的时候

一味地妥协退让致使国家利益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怎么讲?”

李天明思索片刻杜树平也没有催促耐心地等待着他高谈阔论。

“杜主任我能先问您一个问题吗?”

李天明知道他和老人家说得再多起到的作用其实并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