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解开误会(2 / 2)
信王李易,信王妃钟离?,二人无子嗣。
永昭十二年,信王生辰日,王府遭流寇灭门,全府上下一个不留,淮地官衙在信王府上搜查出信王与敌寇往来的信笺,物证完好,圣文帝下旨判处信王通敌之罪,念其为一脉胞弟,生前屡立战功,特赦信王与王妃安葬于淮州,钟离氏一族,全数流放西北。
读到此处,苏怀黎险些站不住脚。
这是她在确定信王是自己亲生父亲之后,第一次接触到与亲生父母相关的信息。
那日,与祝无恙争吵之后,临了时,她问道:“我是信王之女,对不对?”
祝无恙并未回答她,但已然胜过任何言语。
若她还没失去记忆,或者说,若信王全府并未覆灭,那她现在应是在淮州与他们平静美好地生活在一起,信王会是大乾最尊贵的王爷,是人人敬仰的英雄,而非史书上的罪人,最后只徒留这冰冷的卷宗。
她翻过一页,上面竟是记载着钟离氏一族的生平往事。
钟离氏,原是京中名门望族,四世三公之家,信王妃钟离?与信王李易自幼相识,情谊甚笃,二人在武康帝赐婚下,于年少时结为夫妻,信王被判有罪之后,钟离一脉难逃干系,皆数入狱。
彼时信王妃的父亲钟离渊,乃钟离氏的家主,王妃还有一位姊妹,名为钟离锦,早年与其丈夫季氏和离,带着女儿回归钟离家。
看到此处,苏怀黎眼瞳蓦地放大,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
钟离锦带着女儿季棠回归本家,虽未改名,但亦是入了族谱,永昭十二年,季棠随母族,一同流放西北。
苏怀黎跌坐在紫檀椅上,手中的卷宗因脱力而跌落在了方桌案几。
原来,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为何自己与那位季姑娘容貌有几分相似,只因两人一脉相承,皆出于钟离氏族。
季棠流放西北,而祝无恙在西北征战,便将她一同回带了京城。
难怪季棠与她第一次见面时,便熟稔地喊她妹妹,当时她被妒意蒙了心,只当季棠是想要和自己套近乎,便忽略了她眼中熠熠灼彩的亲切感。
事到如今,她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竟然硬生生地将与自己血浓于水的亲人拒之千里。
苏怀黎脸色发白,心脏弥漫起密密麻麻的疼痛与酸楚。
屋内的光影倏地晦暗下去,她抬眸,见一身姿高大的男子伫立在她的面前。
祝无恙踱步进屋,光线下神色不清,但口吻尽是温柔:“阿黎,我找了你好久。”
“我......”苏怀黎下意识将卷宗掩住,眼神因心虚而闪烁,她试图解释道,“我适才是看到一个身份不明之人闯入将军府,担心他图谋不轨、蓄意作乱,便一路随着他进了这书房。”
她说着,便把书案上的卷宗推远了一些:“我不是故意要看这些卷宗的。”
书房内皆是军事机密,她未经允许便擅自翻看,多少有些不合规矩。
祝无恙徐徐走至她身前,云淡风轻道:“无妨,没什么是你不能看的,或许,你看了这些之后,可有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苏怀黎还在努力组织语言试图为自己开脱,双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