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6章 急不可耐了?(2 / 2)

加入书签

他满心期待着能尽快启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蓝图。

每耽误一天都像是在他心上多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让他寝食难安。

凤凰山下的铁证在无声呼唤历史的警钟亟待敲响时间仿佛在催逼着他。

“王教授首测环评报告我们顺利出具了初步结论是乐观的。”

“只是我们这环评的最后一关??终评还没有过呢。”

“王教授您应该清楚环评尤其是涉及到如此敏感的历史遗留毒害物质场地可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尚方宝剑’哟。”

宁?轻轻摇头一边说一边翻开手边那个厚重的文件夹动作熟练地抽出一叠打印得密密麻麻、布满数

据和复杂图表的报表。

她纤细的手指在报表上精准地滑动、点指着,“首测环评只是基础筛查,确定了污染源的核心区域和大致范围是不是安全无污染。”

“但终评,才是真正决定这块土地能否安全用于建设、特别是用于人员密集的公共教育基地的关键。”

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我们面对的是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生化毒剂残留。”

“这些物质在地下埋藏了几十年了,其成分可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降解产物可能更毒,迁移路径可能更难以预测。”

“首测的数据是初步的,我们需要更精确、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准确评估其长期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

宁?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最终定格在王传宗写满困惑的脸上:“因此,我们必须借助更精密的实验室仪器,进行终极的‘体检’。”

“这包括,”她顿了顿,清晰地吐出两个对于王传宗来说略显陌生的专业名词组合,“我们还要用更精密的实验室仪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精准的化学分析、生物毒性和迁移模拟研究!”

她指着报表上那些复杂的峰图、光谱线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这些尖端仪器产生的数据,结合复杂的生物毒性实验评估残留物对活体细胞、生物体的实际毒害效应和迁移模拟研究。”

“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污染物在地下水、土壤孔隙中的扩散路径和速度,预测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环境影响范围,才能构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