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4宁安县君(2 / 2)

加入书签

为了让眼泪不掉落下来,灵昌羞愤地咬住下唇,一字一顿道:“你会后悔的。”

崔怀瑾叉手向灵昌公主一礼,“请殿下慎言,也请殿下记住下官今日之忠告,莫再对下官存有希望,远避为安。”

说罢,干脆利落转身离开。

灵昌怔怔望着崔怀瑾离去的背影,步履果决、毫无留恋。那抹紫袍渐行渐远,仿佛割断了她多年虚缠。风吹过檐角,帘影轻晃,庭中一片死寂。她站在原地,感觉自己像个被遗落的笑柄,连脚下的影子都讽刺地扭曲。

忽而,灵昌公主抬手狠狠一甩,腕上的玉镯不知碰到什么,撞击得粉碎,那破裂的声响仿佛撕裂了最后的矜持。

“他怎敢……”她喃喃低语,眼泪再也止不住,“他怎敢这样对我……”

灵昌缓缓蹲下身,捂住脸。

---------

紫宸殿中,日光自云龙纹窗棂洒落,映得御案上奏疏金光流转。

崔怀瑾负手而入,朝服整肃,步履从容。

龙榻之上,皇帝半倚软褥,案前陈着一份折子,眉心微蹙。片刻后,他合起折子,往御案上一扔,捏着眉心道:“若安来了。”他一边示意崔怀瑾免礼,一边继续道:“江南道又传檄文逆动,叛乱何时能平定尚不可知…”说到此皇帝突然直起身子猛拍一下桌子,“回纥那边,又被庞家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挑唆了起来!”

说完,皇帝喘口气,平息了情绪又开口说:“你以为,这安边与平叛该如何平衡?”

崔怀瑾躬身道:“陛下,臣斗胆直言。臣知陛下心忧江南道逆乱,叛势初起已扰数郡,若任其蔓延,恐尾大不掉,动摇根基,故应以主力先平内乱。然北境亦不可轻忽??回纥虽远,然其窥边之举日密,尤以近来那可汗幼子率部突至安西之事,足见其已察觉我朝兵力南调,有机可乘之意。

“实则回纥之变,未必不与江南之乱相因。外夷素窥我朝虚实,江南道富庶为天下之最,一旦生乱,正是北虏试探之机。彼之嚣张,恐非偶然,而是试我朝廷之反应。是以臣请:以主力平江南,但也须支持安西、北庭二府,整备边防,随机应变。”

圣人轻点扶手,神色未动:“卿此言,亦与程、章二相所议相似。但江南平叛,需重兵,需粮秣,需钱帛??可如今国库不过六十余万缗,兼之东南诸漕未至,若此时调动,恐两头皆失。”

崔怀瑾略一沉吟,语气平静中带着微不可察的坚决:“正因此,臣今日愿再提一旧策??收豪。”

圣人眼底光色微沉,抬眸看他片刻,语带沉吟:“你知此策曾引何等风波。朕记得先帝时期,礼部旧台出言提及,便惹士绅哗然,江南数州拒不应诏。”

“臣知。”崔怀瑾语声低沉,“可今日已非昔年。若再畏首畏尾,便是坐视江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