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撞衫(2 / 2)
庞景之起身后,虽敛目微低头,却站得笔直。衣袍整肃,举止恭谨,却不拘谨。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身上那件貂裘的大衣,袖口稍收,衬得身形颀长,庄重之中不失英姿。微微一动,衣摆间隐隐映出‘锦绣斋’的独家绣纹,低调而雅致。
圣人看了片刻,忽而笑了:“这衣裳,倒是眼熟。朕记得,崔侍郎前几日觐见时,也穿了这么一件。”
庞大郎未曾厘清皇帝话中的含义,只得恭敬答道:“回陛下,此衣乃崇仁坊‘锦绣斋’新制。微臣常年征战,衣物讲求实用与舒适,但来到长安也不敢太过粗旷。正好这件大衣,既能御寒,又便于马背上活动,便是为此而定制。”
天子点点头,眼神中似乎带着几分欣赏:“嗯,不错,既实用又讲究。”
庞大郎低头微笑,并未多言。
皇帝话锋一转:“说说安西和北庭联合团练的事情。”
庞大郎立刻收起笑容,神情肃穆:“陛下,安西四镇防线纵深,北庭与我们接壤,回纥日益强盛。若北庭与安西联合练兵,一方面能加强边防,另一方面也能在关键时刻互为支援,抗击外敌。”他神情坚定,语气中透着坚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防止回纥人南下犯边。”
天子微微眯眼,凝视着他片刻,语气转为温和:“庞世子心系边疆,朕自是明白。回纥近年动作频频,边防确实需加固,但边疆之事,亦无一蹴而就之策。”
皇帝停顿了一下,眼底的深思未曾散去,低声补充:“俗话说:兵力调动,粮草先行。战事与民生之间千头万绪,如何平衡,是朕所需考虑之事。”
庞大郎立即回应:“陛下,挥得一拳开,挡得百拳来。臣以为,给回纥人一个教训,让他几十年立不起来,方是震慑周边群狼之道。”
天子抬起头,目光穿透庞大郎:“你是个一腔孤勇的。”
“然,维系边疆安定,不单单靠的是兵力与武装。还有那四方贸易、互市之事,必须稳步推进,方能给民众带来安稳的经济根基。”天子的声音依旧沉稳,“若一味重视军力,反而可能引起民心不安,百姓负担过重,难免产生不满。朕希望,安西都护府的行事能将此二者兼顾。勿仅盯住外敌,忽视了百姓的生计。”
庞大郎的眉头微微皱起,但他也明白,无法依靠一己之力改变局面。他深吸一口气,低头:“陛下所言甚是,微臣自当再三思量。”
天子似乎察觉到庞大郎的内心波动,眼光微闪:“庞世子若能明白,朕心甚慰。”
庞大郎微微低头,此刻只有顺从:“臣谨遵陛下之命,定当尽力调和,确保行动切实可行。”
天子轻轻点头,目光依然如水,平静无波:“既然如此,朕便交给你与二相、兵部、户部尚书商议具体事宜,记住,家国之重,不仅仅在疆域,更在民生。去吧。”
庞景之深深一拜,低头退下。心中虽有不甘,但决定权不在他手中,只有在之后和各部打交道时多为安西都护府谋些资本,以备不时之需。
户部那些老匹夫,娘的西皮的难打交道!
----------------
庞景之退出殿门时,恰逢新科进士们的新“师坐”崔怀瑾步入宫中。两人目光在彼此衣襟上轻轻一扫,皆是神色如常,稳稳行礼。
崔怀瑾见对面庞景之一袭墨色大衣,衣领竖起,绒质细密,衬得整个人越发挺拔俊朗,袖口绣着极细致的卷云暗纹,分明出自“锦绣斋”之手。
‘锦绣斋’开业期间主售新款大衣,沈知微虽早有言明,但按照她的行事风格,应是待铺子开张后方才正式售卖。可庞景之……显然穿上的过早了。
崔怀瑾自少年起便养成了隐忍克制的性子,从不会将个人情绪轻易流露,可此刻心底终究还是泛起一丝微妙的不悦。虽然他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