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侍郎的大衣二(2 / 2)
崔怀瑾望着她单薄的背影,探手入袖,摸上刻着双螺髻的杏核,喉结动了动终是沉默。楼下传来匠人挪动屏风的声响传来,将未尽的话语都淹没了。
-------------
礼部试这日,来自各地的学子们纷纷齐聚考场,神色凝重地步入殿试之地。
贡院门前,十余名同考官已候在阶下。
咋暖还寒,众人清一色裹着各色皮毛大氅。
崔怀瑾也立于殿前。
一身黑金色调的貂裘衬得他气度卓然,宽肩窄腰,身形笔挺。大衣的剪裁与寻常貂裘大氅截然不同,袖口与衣摆都极为合身,既保暖,又显利落。
四周围观的吃瓜群众本是来看三年一度礼部试的热闹,这下目光全集中在一种考官中气度最为斐然的青年主考官身上。
“崔大人的这件貂裘……与寻常大氅大不一样。”
“是啊,平日里世家公子们穿的貂裘都极为宽大,显得臃肿,这件衣裳却修身许多,看着气派极了。”
“听说王妃在‘丝路珍物大展’上穿的狐裘大衣便是出自‘锦童斋’,难道这件貂裘……也是?”
“‘锦童斋’不是做玩偶的么?”
话音未落,身穿貂裘的崔怀瑾已带着一种官员缓步走入考场。
贡院正厅的铜兽香炉吐出袅袅青烟,崔怀瑾解下大衣交给书吏时,露出内里暗红官袍包裹的劲瘦腰身。候考的士子们捧着考篮经过廊下,不知谁先顿住了脚步??鎏金衣架上,那件貂裘正以优美的弧度自然垂落,肩线裁剪流畅。
"诸生入席??"
唱名声中,崔怀瑾执卷立于明伦堂前。前排有那惯常爱风雅的陇西士子忘了研墨,盯着那衣架上的新款裘服,喃喃:"《礼记?深衣》有云'袂圜以应规',可这裘衣..."
"肃静!"监试官一声断喝,惊得那世子一抖,回过神来,赶忙低头认真准备考试。
三日后,日?时分,当第一批交卷的士子鱼贯而出时,朱雀大街的茶肆早已挤满探听消息的仆从。
平康坊最善仿妆的胡商萨保儿挤在人群里,捏着从贡院角门买来的消息笺直咂舌:"崔大人那裘衣用了三倍貂绒,听说内衬抹了波斯来的秘药..."
"胡沁什么!"隔壁雅间突然掷出个鎏金酒盏,鸿胪寺少卿郑元朗的随从探出头来,"上月王妃在含元殿穿的狐裘,是‘锦童斋’用回鹘秘浆处理过的??你们看崔侍郎这衣裳的挺括劲儿,八成是同源的手艺!"
这话头似火星溅入油锅,二楼顿时炸开一片私语。临窗的波斯商人突然击掌:"难怪!那日大展我亲眼见王妃的狐裘无论怎么坐卧,都不影响轮廓挺拔,原是有秘法!"他翡翠戒指在案几上叩出脆响,"若男子衣裳也能这般...快!去崇仁坊打听那铺子叫什么!"
暮鼓响起时,崔怀瑾站在贡院阁楼上,望着最后一缕残阳在大衣肩头消逝。他指尖抚过领口暗绣的缠枝纹??这是今晨更衣时发现的,银线在貂绒间藏得极深,非得逆着光才能瞧见分毫。
"大人,该封印试卷了。"书吏捧着黄绸过来,却见崔怀瑾突然转身,大衣下摆在暮色中旋出半轮墨色涟漪。
-------------
早春的长安城笼罩在细密雨雪中,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泛着泠泠水光。庞景之勒马立于丹凤门前,玄色披风下摆沾满泥泞??自安西都护府出发,到叩响帝都的门环,正好是礼部试结束没两日。
"世子请回罢。"当值黄门侍郎捧着象牙笏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