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长安,庞景之来了(1 / 2)
安西的晨风裹着碎雪粒子,刮得人面颊生疼。庞景之将玄狐大氅又裹紧三分,衣下透出的寒气仍顺着脊椎往上爬。远处沙丘起伏如巨兽脊背,官道在灰蒙蒙的天色里蜿蜒向东,像条褪了色的绸带。
"世子,暖暖手。"亲卫递来铜制暖手炉。
他摆手推开,铁护腕撞出清脆声响。安西男儿不需要这些暖阁里的物什,就像朝廷不需要边关的急报??回纥屠得三个屯所,尸骸还埋在雪里时,长安已准了胡商使团入京。
马队转过鸣沙隘口,日头突然毒辣起来。铁甲片烫得能烙饼,黄沙钻进锁子甲缝隙,磨得皮肉生疼。
庞景之眯眼望那连绵沙丘,恍惚看见十二岁那年,父亲庞充的帅旗在龟兹城头折断。那时他就明白,安西的生死从不在战场,而在八百里加急能否赶在政事堂的香炉熄灭前抵达。
自那之后,父亲蜕变成了一名政客。
他勒紧缰绳,目光沉沉地看着延伸向东的官道。
这条路,他走过不止一次。
从安西向长安,数千里路程,他早该习惯,可每次走心境都不一样。
去年秋后,回纥人又一次南下劫掠。
庞景之亲眼见过那些烧毁的村寨,断壁残垣,焦土之下还埋着未曾入殓的尸骨。回纥人杀得狠,掠得多,可依旧派使团踏入长安,参与那场风光无两的“丝路珍物大展”。
想到这里,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冷意。
他清楚圣人的心思??相比于外敌,陛下更在意的是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闽南、江南、川蜀,各地割据之势渐重,兵强马壮,盘踞一方。相比于权利集中,边陲之地死几个人算得什么?
朝中的那些士大夫呢?他们口口声声“攘外安内”,可等到真的要拨银子养兵时,一个个比谁都躲得快。对于他们来说,外敌劫掠的安西,不过是天高皇帝远的事,远不如长安城里的争权夺利重要。
庞景之将缰绳一抖,身下骏马嘶鸣一声,步伐加快。
他此行进京,肩上担着几桩大事??
一是入宫面圣,汇报近期安西都护府各类事项与近况。
二是呈递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联合团练的奏疏。西陲战火未息,两镇联手才能稳住局势,可若无朝廷支持,光凭地方之力,终究难以为继。
三是请求安西四镇赋税减免。战乱未平,百姓流离失所,征税无异于割肉。朝中定然有反对之声,他势必要在殿上与户部据理力争。
四是讨要军备钱粮。安西兵卒作战惨烈,战马、甲胄、棉衣、粮草缺一不可,而户部的算盘向来打得精,若没有十足理由,怕是连一个铜板都不愿松手。
他眯了眯眼,隐约能预见这趟进京将是一场阻力重重之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