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雪夜来客(1 / 2)
长安城的雪粒子正簌簌扑在锦童斋的窗纸上,将‘锦童斋’的木牌以及草圃上的人偶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银装。
沈知微执起炭笔在宣纸上勾画,笔尖忽地顿住??画样上那件橘色经典款大衣跃然纸上。不过基于材质不是羊绒,而是狐裘,在臃肿程度上和沈知微心中的‘完美’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她必须把设计进行大量调整。
她懊恼地以掌抚额,这大唐最上等的银狐裘虽轻软,终究不及羊绒垂顺,若要做出后世大衣那般优雅的廓形,非得把腰身收得极紧,可毕竟略差一筹。哎!可惜这大唐没有看到质地精良的羊绒!
“娘子去瞧瞧吧,巧儿把羊肉腌成胭脂色了!”阿锦去库房拿存货给客人时,冲沈知微说了一嗓子。沈知微起身转到庖屋,只见巧儿和绣儿正围着陶甑忙活。巧儿举着木勺得意道:“用安息茴香配茱萸熬的红汤,羊肉焯水时还加了老黄酒!”灶上陶甑咕嘟作响,红汤里浮着八角桂皮,茱萸的辛辣香气混着羊肉的鲜甜,把窗外风雪都熏暖了三分。
“你们这是要把西市香料铺搬空啊?”沈知微笑着拈起片薄如蝉翼的羊腱肉,对着日光竟能透出淡粉色纹路,“这刀工快赶上东市斫?的刘五郎了。”阳光下巧儿腕上新打的银镯叮当响,錾着‘招财进宝’的小字儿泛着柔光??这是用上月奖金在西市银铺打的,小丫头日日戴着,连和面时都不舍得摘。
巧儿往红泥炉里添了块竹炭,火星子噼啪溅在铁网上:“对街那‘醉春风'新进了个‘转机',婢子认识他家伙计,就去试了试。”她比划着机关巧器,眉飞色舞的模样像在说西域幻术,“把咱剩下的羊肉冻硬了往铁片里一推,咔嗒咔嗒转上几圈......"
众人正说笑,忽闻前院传来铃铛脆响。阿锦片刻捧了个青布包裹回来:“江南来的急递,说是给娘子的。”
沈知微拆开包裹,里头竟是卷《苏绣之双面绣鉴赏大全》,另附张洒金笺上墨迹遒劲:‘绣法甚妙,附赠古籍,聊表心意’。落款处"若安"小印朱砂未褪,似是把江南的梅香也钤在了纸上。
暮色降临时,锦童斋后院飘起红汤锅子的辛香。沈知微执银箸搅动汤底,看薄如纸的羊肉片在红浪里翻腾。三个小丫头围坐在木案旁,绣儿正眉飞色舞地讲着西市见闻:“...那大胡子举着个毛球说骆驼绒比羊绒还软和,娘子您说可笑不可笑?骆驼那般粗笨...”
“慢着!”沈知微忽地搁下莲花纹瓷碗,釉色青白的碗底还晃着半勺酱料,“你方才说羊绒?”
绣儿被问得一愣,沾着辣酱的箸悬在半空:“就、就是胡商兜售的什么...绒毯...说是什么驼绒比他们的羊绒更好…”
沈知微直起腰身,陷入思索中。莫非大唐最能搞羊绒、羊毛制品的其实是番邦外族?那么改天她得去胡商处寻觅一翻,尤其什么党项、吐谷浑,都擅长养羊…
"娘子魔怔了?”巧儿捧着芝麻胡饼进来,见沈知微筷子上夹着片羊肉却停在半空,既不扔进锅里涮,也不放回去。目光凝视着虚空发愣。
“这几天我们去各坊制售皮毛的胡商处转转。”沈知微对阿锦说这话时,目光已穿过雕花窗棂,落在西市方向。
“之后再有碰到人谈皮毛料子,都记下来说与我听。”片刻,她又对三个人交待。
那边阿锦刚要应声答应沈知微,传来绣儿起身拿帕子的动静,接着是巧儿惊天动地的咳嗽。
沈知微探身过去看,只见巧儿满脸通红地指着喉咙,绣儿又手忙脚乱地倒酪浆。案上红汤锅子仍咕嘟冒泡,映着琉璃灯暖黄的光,倒像‘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现实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