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战胜(1 / 2)
春暖花开之际,平波正值农忙。玉米、红薯和土豆的收成,除了留下部分给平波做粮种外,其余悉数运往京城,准备分发各地试种。
当真实的数据摊在满朝文武面前,叶倾华初次上报时引发的质疑声,顷刻间烟消云散。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封赏?
经过早朝激烈争论,在安家、杜家、云家、谢家以及太子、九皇子全力争取下,叶家由六代承爵擢升为九代,六代侯爵,三代伯爵。
下朝时,安成喜笑颜开。叶倾华与安无恙的婚事几乎板上钉钉,叶家的荣耀,自然也是他安家的荣耀。
与安成由衷的喜悦不同,晋王脸上的笑容则显得分外虚假。大齐百姓得以温饱,他内心并非不欣慰,只是不该是此时。此时觅得这等高产粮种,百姓会感激叶倾华,更会归功于雍和帝,使其威望更盛,想要撼动他的根基,便愈发艰难了。
晋王双手交叉笼在袖中,垂眸沉思。雍和帝初登基时根基尚浅,是从何时起悄然稳固?似乎,正是遇到叶修云一家之后。自那时起,雍和帝财源渐丰,继而研制出海盐之法,创办《民报》掌控舆论,再到......
桩桩件件似乎都绕不开叶家,或者说都绕不开叶倾华。
或许正如雍和帝所言,她叶倾华确是大齐福星。可惜,不能为己所用。她也当真命硬,耶律达杀不死她,惊马未能害她,张庆来亦未得手。如今......晋王眼中寒芒一闪,此女必须死,绝不能让她再为雍和帝积攒威望了。
与此同时,阴雨连绵的南疆终于迎来久违的晴天。弥漫不散的浓重雾气在日光下渐渐消散。历经四个月的浴血鏖战,南疆除却王城外,全境已然插遍大齐的旗帜。
大祭司率残兵死守王城,南疆王潜逃。
黎县安家军大营内,吴钢正端着个大海碗,蹲在地上呼噜呼噜地嗦着粉。这粉算是南疆的特产之一,汤头鲜美异常,他已是吃到第三碗了。
朱副将端着同样的大碗,一边搅拌着碗里的米粉,一边凑到吴钢身边蹲下,夹起一大筷子,压低了嗓子问:“吴将军,眼看就要打到王城了,侯爷为啥让咱们驻扎在这儿干看着?这不是把唾手可得的功劳,都白白送给那赵家军了吗?”
吴钢斜眼瞥了他一下,鼻子里轻哼一声,默不作声地往旁边挪了几步,仿佛要离这不开窍的家伙远点,免得沾上傻气。
朱副将见状,又巴巴地跟过去,用肩膀撞了撞吴钢,“您就指点指点末将呗,这心里头跟猫抓似的。”
“唉!”吴钢重重叹了口气,筷子朝头顶的天幕虚虚一指,“有时候啊,功劳太大,未必是好事!福祸相依,懂不懂?”说罢,他将碗里剩下的粉三两下扒拉干净,起身就要再去添一碗。
朱副将挠着头,一脸困惑更甚,“啥意思?功劳还有嫌大的?还有,侯爷他......到底去哪儿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吴钢回身,没好气地用筷子敲了下他的头盔,“你媳妇不是常教你不该问的别问吗?安心待着,吃你的粉!少操那份闲心!”说完,不再理会他,径自走向大锅。
南疆王城之下,赵家军已将其围得水泄不通。
“大祭司!你们的王都已弃城而逃,你又何必在此死守?徒增伤亡!”赵玉聪策马阵前,声如洪钟,朝着城楼上那抹墨黑的身影喊道,“若此时开城归降,本侯尚可饶你一命!”
“王?”城楼上,大祭司身着墨黑祭袍,手持一柄惨白的骨笛,声音冰冷而傲然,“这座圣城,只要祭司还在,未来自会有新的王诞生。”流水的王室,铁打的祭司,南疆真正的无冕之王,从来都是世代传承的大祭司。
他语带威胁,“倒是你,武南侯,奉劝一句,尽早退兵离去,否则,杀无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