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1销售(1 / 2)

加入书签

厂房改造的活又脏又累,大多时候都是秦殊和马明在做,温颂和李玲送水送饭,偶尔打打下手,拼拼桌子搭搭货架什么的,能做的不多。

整日里闲着,李玲呆不住,干脆在工业园找了个活,给衬衫钉钮扣,按件计工资,虽说挣得不多,但日结,每天手工就能拿到钱,好歹不是坐吃山空。

温颂也想去,但她没那个手艺,试工完工头就委婉地叫她回去了,一连跑了好几个厂子都如此,她只能歇了那份挣钱的心。

到底被打击到了,一连好多天温颂都闷闷不乐,连琴音都有气无力的,秦殊看在眼里,思索过后给了她一份工作。

现在电商行业还还未启航,仍旧是实体经济的天下,产品销售需要一定的周期,工厂进货和销货并不是每天都有,养车成本高,所以大多工厂都是选择拼车或者人肉带货,风险大、耗时,而且容易因为各种意外财货两失,而把货物交到物流公司运输,虽然增加了运费成本,但是风险产生的后果却是由物流公司承担,安全性大大提高。

以他们所在的这片工业园为例,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发往深市,但原材料却是从下面的本省的地级市平市进的,那他们需要的就是平市??宁城??深市的运输线路,所以秦殊要做的物流模式并不是“四通一达”那种快递模式,而是城市??城市的点对点运输,跑专线。

宁城是大本营,常去的目的地设置分部,他们从这边接单,沿途经过的城市都能接送货,去到目的地以后接那边的单子回来,这样就不会空车,可以把运营成本降低,但目前的预算只撑得起本部运营,设立分部还是等到单量稳定是时候再考虑。

秦殊原想等厂房改造好以后再去开发客户,现在他决定把这个工作交给温颂,为此他连夜赶出运输线路图和收费标准交到温颂手里,并且初步聊了工资方案。

无底薪,无补贴,按单提成,提成20%。

言下之意,如果没开单就是打白工,放到二十一世纪分分钟被劳动仲裁。

没打过工,温颂不知道职场险恶,欢天喜地接了工作,做梦都是自己签单签到手软的样子。

如此一来,便没人送饭了,秦殊便用砖在墙根搭了个简易灶台,又买了几块蜂窝煤,每天从出租屋提了米和面过去做饭,后来又在厂房和围墙中间开垦一小块菜地,撒了些易活的菜种,等长起来后,饭和菜就都有了。

上班第一天,温颂背着水壶斗志昂扬在各个厂房穿梭,手里的方案本是投名状,看到人就想往外递,要不是怕被咬,连路过的狗都想唠叨两句。

一上午过去,收获如下:

第一家,门都没让进;

第二家,喝了一肚子茶水;

第三家,有狗;

第四家,喝了一肚子茶水;

第五家,被当成应聘的,试工后惨遭拒绝;

……

第十家,喝茶的时候被老板娘误认成小三,祖宗十八代都让人问候了一遍!

原以为外面的世界广阔又精彩,等真正走出家门,才发现世上坏人比好人多得多。

温颂垂头丧气跟在秦殊身后,没了早上的斗志昂扬,像是霜打的茄子气到脸发紫。

“销售真不是人干的!”

刚刚要不是秦殊正好路过,她差点就要被拉到厂子门口示众,真到那一步,最后即使能解释清楚误会,风言风语也止不住,会永远在这个园区流传下去。

秦殊没回头,手却精准找到温颂的手牵着,安慰道:“也是因祸得福,至少第一单有眉目了不是?”

意识到自己误会了以后,那家做玩具的老板娘一脸尴尬地道了歉,并承诺等物流公司整备好,下一批货就交给他们托运。

提到这个温颂便气不打一处来,那老板娘一看到秦殊眼珠子就沾他身上了,讲解业务时要不是秦殊躲得快,好几次她的手都差点按到秦殊胸口,果然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温颂气得话都不想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