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第六十三章 缓过来了(2 / 2)

加入书签

身在古代,沈嫣没有低息资金的支持,这个年代放贷收四成利都是良心价了,她可不敢去借钱,这么一来,全靠自己的资金在运营,压力之大,难以想象。

都珂抚着胸道:“我前些日子,都睡不着,做梦都是账上没钱了……”

沈嫣笑了起来,亲自端了水来:“哎呀,我们大总管辛苦了,来,喝茶!”

都珂起身接过,作势道:“大娘子,只怪您脚步太快了,我都快追不上了。我想着,实在不行,您收的一万贯设计费拿来用吧,再不行,我都要打段侯爷那两万贯预付款的主意了!”

沈嫣拿手指点她:“好啊,你真是什么都敢干啊!”

其实,现代很多地产集团,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总包发分包,将资金压力分散出去,拉长账期,让上下游一起承担。像沈嫣这样从不拖欠工程款的项目方,绝对是良心大大滴好了!

若湄帮都珂打下手,也对家里的事情更加了解了,这会儿上前帮嫂子捏肩捶腿拍马屁:“嫂子在外奔忙,才有我的舒心日子!嫂子才是真的辛苦!”

哎哟,还是养姑娘好啊,要不怎么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呢,沈嫣享受着若湄的“伺候”,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

都珂在心里再次感叹:要是这是亲生的姑娘就好了。

几人说了些话,沈嫣让若湄早点休息,又带着都珂继续工作,把她呈上的“中报”大致看了一遍,然后给她画饼:“下半年就能好起来,云来项目快要收尾,那边的塌房业务,也是收租,稳定着呢……”

都珂劝道:“大娘子,我们的钱都在项目里运转,看着花团锦簇,其实不太保险。若有机会,还是置一些田地,有了粮食,至少饿不死……”

沈嫣一直是现代人思维,看不上古代地主屯田屯粮的做法,现在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承认,古人这么做还是有道理的。

有了田庄,屯了粮草,至少全家上下饿不死,灾荒年份也能挺过去,这是千年来攒下的生存经验。

“不急!”沈嫣终究没舍得拿出钱来置田,而是劝慰都珂:“我在洛城附近已经有了‘玉冠庄’和‘好眠山庄’这两个庄子,虽然不大,但到年前,就会送租子来了,另外官家还赏了我北边儿顺州两个庄子,有了这四块地,我想也尽够了。”

都珂提议:“不如想法子在南面再置一块地。这样您北边儿、中原、南边儿都有地,便是一地受灾,另外两片也能保底。”

“这倒是个好主意,”沈嫣想了想,应了:“等过些日子,小舅舅进京,我跟他提上一提,请他帮我想法子。”

都珂与沈嫣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服侍她梳洗。沈嫣忙了好几天,正要早早歇下,忽听“哒哒”的声音,似乎有人在敲窗。

都珂拉开窗帘一看,一个人影杵在外头,一见这高大的身形,就知道是段久来了。她不知这两人又发生了什么事,回头看沈嫣,沈嫣卸去钗环,素衣长发,不是很方便。

沈嫣想了想,还是披了外衣,冲都珂点了点头。都珂开了门,让段久进来,自己悄悄出去了。

段久踏进来,见沈嫣这个样子,愣了一下,侧过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