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2 / 2)
看着助理在眼前打开的笔记本,那上面的信息让顾剑霄明白,大洋那边土地上的一切运作都在支持这个决定。
会议室大屏播放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上学时,西北地区在很多文章以及书上资料的描写里是缺乏发展、资源不足、各方面落后的地方。但那里爆炸过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而酒泉发射中心是新中国第一颗导弹的摇篮,后来也一直参与发射众多重点项目的火箭。在周倾渡心里,西北不是一望无边的荒漠,是纯净璀璨的满天星。
视频里的任务是和埃及合作的农业卫星,周倾渡是知道的。但这不是一次很平常的任务吗?并且卫星最终验收,那边的专家也很满意。
为什么会把空武院的所有科研人员聚集在这里观看?
在场的所有中方航天人员与埃方人员在火箭前一同合影,大家手里举着两国国旗。那几个埃及航天专家不停和中方人员握手,脸上洋溢着感激和满足的笑。
而周倾渡绝想不到,五秒后这样的笑将永远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脸上。
随着广播里的倒计时,火箭顺利升空。前面的埃方人员欢呼着相拥,又喜极而泣。
周倾渡感到鼻子一酸,她知道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对一个国家的科学实力意味着什么,她知道从“0”到“1”意味着什么,她知道这条路全无容易可言。
卫星在监控画面里毫无征兆地爆炸时才刚刚飞出大气层,第一层保护正在脱离。
“OhMyGod!”前方坐着的一位埃及女专家抱着头尖叫,她身边所有的外籍人员都站了起来,有人跑出了监控室,有人愣在那里几秒后掩面哭泣。
周倾渡听见林禾与陈飞阳低语:“发生什么了?”
屏幕里的卫星在一片漆黑却繁星点点的宇宙幕布下四分五裂,残骸向黑暗中散去。周倾渡听到视频里有领导派人联系上级向残骸可能落入的国际区域与其他国家协商打捞。印着两国国旗的半截火箭爆炸,终于屏幕没了画面。
视频的角落,周倾渡看到那位埃及女专家在中方的领导面前比划着,她的嘴不停地张合,惊恐的眼泪不停地流下。她拽着团队里的其他人,似乎是让他们更精准地向中方描述她的话。
“这颗卫星,从提出设计到发射花了五年。他们那边的航天事业很艰难……”院长在讲台上说得平稳,平稳到让周倾渡怀疑这一切早已被预料。“你们看完有何感想?”
周倾渡不敢想。这样的武器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先不说对方如何知道这一次的发射任务,单从武器在外太空的精度以及杀伤力,还有看不见的袭击就让周倾渡后背发凉。其他人同样沉默,好像都在为昨天逝去的卫星哀悼。
“这是战争行为吗?”周倾渡斜视向声音看去,是身边坐着的于牧维。没被打断,他继续说,“这颗卫星不是早在开始时就在国际上公布过用途了吗?”
周倾渡本以为战争这两个字会立刻被批评,但她听到音响里若无的一丝叹息。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院长放下手上的稿子,看着下面坐着的千张面孔,“在你们目前已有的人生中,是否经历过战争?”
大多数人都在沉默,不知何处有私语声:“以前高中的时候和爸妈出去玩,经历过那个国家内部暴乱……那爆炸声吓死我了,幸好活着回来了……”
“我并不想把这件事描述成战争,可事实上,我们必须拿出参战的态度来准备。今天,此时此刻,除了我们还有许多研究院在召开会议,正是为了我身后的这个东西。”
院长身后的大屏播放出一个大型草稿图,那是一个圆柱体的零件,内部被掏空。周倾渡只能看出个大概,大概是套在什么东西外面的。
“这就是我们本次任务的最终目的??赤轮。由它装载于火箭或航天器本体外围,以确保火箭对本身的防御与反击。赤轮大体上需要两项技术的支持,一个是频率波段反干涉,另一个是光闪。”
光闪……周倾渡似乎在院里的材料里看到过,那是最近才研发的激光武器。能够与如此新的技术联手,她感到全身难以压抑的激动。
院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近大屏幕。一个人站在屏幕前竟成了右下角一个被一块显示屏完全包裹的小点。
赤轮由可旋转的两层构成,一层为频率干扰发射装置,一层为光闪设计。将大型光闪武器的发射口不断压缩于直径为五米的发射口,由有机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板提供电能储存,并在使用光闪时提供激活所用的动能,以此达到反击与防御。在后面的动画演示中,赤轮的完全形态才逐渐被展现出来。它并非是一个空心圆柱体而是空心任何体,根据搭载机器的外形改变自身结构,更贴合于被保护的航天器。
周倾渡所在研究组在赤轮项目的作用和流火一样是测控与制导,同组的同事们都在和家里人联系要出差一段时间。
上次流火任务结束周倾渡就回了趟爸爸家,他已经有了新家庭。那个阿姨好像也有一个在外地上学的儿子,总之她那此没见到。这些年爸爸都是一个人,到这个年龄找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