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五七回上走投无路智能惘游(2 / 2)
师爷苦笑道:“老爷赞叹他怎的,咱们可是这一头儿的。”
雨村笑道:“嗳哟,这倒是了。只是咱们的事已了了,不论是哪一头儿的,都不大紧要了。”
师爷道:“本来是了了,可经那小儿女这么一闹,上头的贵人便有些不大乐意。老爷您想,这桩婚事是贵人替他们定下的,他们不心悦诚服地领受,倒摆弄出这许多花样来,这是什么?”
雨村便问:“是什么?”
师爷叹道:“自然是‘不识好歹’了。贵人心里觉得膈应,不肯与他们善罢甘休,正让云大人悄悄地派人捉拿呢。”
其实对于这件事,雨村本来就好大不以为然。
他觉得,平白要管人婚嫁已经荒唐,为难人家小儿女更是大可不必,所以同师爷的对答也多少有些装傻的成分。
但听说贵人因此动气,并且已派人前往捉拿,他心里又不禁有些动摇。
是啊,做官做了那么大,图什么?
不就图个众星拱月、一呼百应?
可如今连两个京外偏乡的小孩子也不把他放在眼里,教人家怎么不生气?
如此想了一回,雨村也认为那位“贵人”是很应当生气的了。
雨村心里也有了些参与的心思,便问:“若将人捉到了,贵人预备如何发落?”
师爷道:“自然是押回长安县去,游街示众,也叫他两家帮着欺上瞒下的爹娘好生臊上一回。”
雨村此时已将思想完全统一到贵人的阵线中来,忙道:“应当、实在是应当。养出这样胡作非为的儿女,其父母该是首罪,合该一起游行乡里、以儆效尤,让百姓都晓得些轻重长短。”
师爷却又沉吟道:“只是不知云大人那边动作怎么如此之慢?一路上也没捉到人,据说已被他们逃进了京城去了。”
雨村笑道:“好、好,小孩子到底无甚见识,不说远远地跑,怎么倒往京里去了?进了京城,岂不是正到了贵人的‘五指山’内,到时再想怎么发落,还不是由着贵人的心思。”
师爷摇头道:“老爷想得简单了,越是在京中,贵人的行动越是受些掣肘,远不及在外面便宜,所以如今倒真有些麻烦呢。”
雨村觉得面上有些挂不住,一时便不则声。
师爷却道:“如今贵人倒另有一件事托给老爷,贵人说,这件事若办得好了,等来年京里有了缺,便调老爷上京里去呢。”
------
宝玉近来颇为无精打采。
他的好友秦钟突传重病,贾母等却对这些事向来有忌讳,不许他往秦家去探望,所以本来焦不离孟的两个人算起来竟已有小半月不曾见面。
这秦钟天生风流袅娜,也很有些单弱,从记事起也是小病不断,但皆未似此回病得如此凶险。
他这次的病却也有个缘故。
原来那日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向惜春求助被严词拒绝后,她黯然神伤,在管事媳妇的护送下一路跌跌撞撞地出了贾家,却也不曾回转到庵中。
惜春屋里的人虽然不肯告知她宝玉和秦钟的事情,她却从外头的下人口中听见说宝二爷同秦家相公都在东府里听戏。
若能见着秦钟,她总有个说法。
她跟着师父往来过贾家多次,知道宁国府供客人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