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五二回下秉良善王媪享清平(1 / 2)
听完越潜的讲述,孟闻渊奇道:“既如此,那便在京城安顿下来也罢了,怎的又要送他们下广州去?”
越潜一抖马缰,让车子平稳驶过一处小小的坑洼,一面叹道:“是我低估了那些人的心思,也确实准备不够充分。之前事发突然,一个大姑娘又不能随意安置,只得临时找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客栈下榻,她虽然不大出门,到底难免被人看见,有心人只要用心打听一下,便能知道她的来历去处。呵,等我们启程返京时,果然便缀上尾巴了。”
孟闻渊沉吟道:“对方什么身份?”
越潜道:“我也是回京后才查访出来的,竟是那位节度使云光派来的人。我想……他大概是觉得郭家不服他的官威,以为他们是表面上答应退亲,背地里却伙同张家做了这等‘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的事,心里不忿,便要从中作梗。好在我返程前早早便传书回京,一路上有人接应,对方也不敢轻举妄动,算是有惊无险。待得好容易到了京中,我本以为脱离了他云某人的势力范围,可又发现京里竟也有人关注此事,仍旧鬼鬼祟祟的不清爽,我想这到底不是办法,这才要尽快送他两个南下,走得越远越好。”
孟闻渊皱眉道:“这事实在蹊跷。那位云大人官至节度使,想来不该气量如此窄小。”
越潜笑道:“谁说不是呢?啧,也许哪根筋搭错了吧,当了半辈子官,突然就好面儿了。”
孟闻渊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忽又问道:“你是如何知道长安县有这一桩事的?”
越潜大叹,总不能说是在书上读的。
好容易穿书一场,结果这么多年都没进入主线剧情,更没有什么体面的方式进入贾家。
为今之计,也只能在外围把能做的事做好,能多救一个是一个了。
他跟定北静郡王水溶,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郡王府的力量,在贾家将来覆水难收、引祸抄家的时候能够从旁周旋搭救。
越潜摇头苦笑,都说是“覆水难收”,自己却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收一收。
前方终于到了城门,越潜专心赶车,理所应当地无视了孟闻渊的这个问题,留小孟公子在侧若有所思。
------
这日凤姐因东府贾蓉续娶的事来请贾母的示下。
贾母正带着宝黛等姊妹们在一处说话玩笑,眯着眼听凤姐将所备的礼等事一一说了,点头道:“虽是续弦,却不好委屈了人家的孩子。你想得很周全,这样办就很好。”
凤姐便请示贾母等是否要去观礼。
贾母想了一想,便道:“我同你太太们就不去了,你代领了便是。”
凤姐笑道:“我说也是呢。那边娶一个重孙子媳妇,又是续弦,难道还要老祖宗亲自去坐镇不成?我只说等礼成了,拣个好日子叫新媳妇来磕头也罢了,偏是珍大哥哥一定叫我来问呢。”
贾母笑道:“珍儿想着我爱热闹,要替我这老人家添添喜气,也是他有心了。这是喜事,去一去本也无妨,只是之前为着娘娘省亲的事,着实有些累了,如今我实在有些懒怠动,只想叫这些孩子在我跟前儿说说话。告诉你哥哥,便由我托大、耍一回赖罢。”
王夫人在旁道:“别说老太太,就连我们也是的。热闹了那半夜,当时还好,第二日便觉头重脚轻,直歇了这些日子也还没歇过来呢,只觉乏得很。”
贾母向王夫人点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