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核爆的预言(2 / 2)
“会后要合影,您总不能在流传后世的重要纪念照片上顶着一头鸡窝吧?”
燃烛说的很有道理,奈何我实在困得要命。ctos给我吹好发型后强行给我套上衣裳,燃烛带来早餐,我勉强吃了几口早餐,终于清醒了些,前往会场走完会议的最后流程。
我知道,如果我们的事业能成功,这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会被写进历史书里,也许会成为试卷选择题侧一张模糊不清的电子包浆图。可是我身处历史之中只感到巨他妈困。
今日阴云蔽天,狂风劲吹,地上的尘土碎叶都被吹出了小型的龙卷风,我一脚踹过去,小龙卷风转了几圈,安静下来。
进入会场,兴许因为连日来的磋商终于到了尘埃落定的一天,大家都很兴奋,看到他们都满面笑容,我被热烈的情绪感染,也高兴起来,不论如何,今天是个好的开始。我投票,聆听最终文本,发誓会为康米贡献一切、奋斗终生,最后在室外合影。
由于人太多,只能分批次合影,我想早点回去忙活或是睡觉,于是我非常积极地排在了第一批合影人选中,同时招呼艾尔莎快来快来,有她在我自在些。
“同志们,尽量不要眨眼睛,保持自然表情,3,2,1??”
光芒闪烁,照片定格。人们纷纷起身腾位置,我松了下领带,还是觉得不太自在,风太干脆把外套脱下来了,边走边问:“搭档,你接下来要去哪?”
“回到伊苏林迪,继续我的工作,你呢?”
“当然是回格拉德啦,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处理呢。”
“别死了啊搭档。”
“保证不会死的啊亲爱的搭档。”
我登上回格拉德的军机,又补了一场好梦,落地继续指挥操心各种做不完的事,推进前线,稳固后方,尝试改革旧有的官僚及分配制度,恢复生产。但是距离设想的各领域完全由AI实现自动化生产、彻底解放人的劳动自由依然有相当远的距离。反复思考后,我想可能因为实现自动化的大型机械设备都没落地,世界上还有很多工厂、技术公司散落在各个大洲,要么依旧掌握在委员会手上,要么被战乱影响导致技术和所生产的设备难以集中落地,而其他大洲的进度又实在太慢了,瑞瓦肖用核武的几率每天都在增加。
等格拉德全境基本平定,我决定暂时休养半年,半年之后再开拔军队支援伊苏林迪,为了能降低核大战的风险,我选了一批精干和术师进入伊苏林迪和瑞瓦肖,尽全力打探关于核发射基地的秘密。
半年后,军队开拔支援伊苏林迪,尼基塔留守格拉德。
做出这一决定,我受到了很多压力,不仅有格拉德境内的压力,还有组织内部的大量非议。有人认为我直奔伊苏林迪就是冲着攻打瑞瓦肖抢先占据名声的名头去的,有人认为我的决定太过激进匆忙,完全罔顾格拉德的经济状况,不给人民喘息的时间;更有甚至指责我是战争疯子,是把士兵生命当作棋子的屠夫。
我做错了吗?我不知道。做出决定前,我知道有很多风险:ctos提醒我跨洲作战后勤补给会极为脆弱,不能指望伊苏林迪方能给予我太多支援,而且伊苏林迪的群众很可能将我视为狼子野心的外地侵略者;参谋部也说跨洲作战风险极大,具有坚定思想及国际主义精神的将士是少数,如果不能很好提振士气,也许只需几场小的失败就能让军队全体士气溃退;集团军司令官说,伊苏林迪作为委员会的基本盘、大本营,拥有的军事武器依旧是海量的,不然伊苏林迪的革命状况不会推进得如此缓慢,哪怕有无人机冲锋在前填线,以格拉德本土的生产及运输能力,还不一定在长时期战斗中能拼过伊苏林迪的积累。
“但是……总要去做的。Ctos,半年已经是我能够等待的极限了,我有预感??瑞瓦肖一定会被核武毁灭,我不想那成千上万人不明不白的死去。”
“……哪怕这可能会让灰域膨胀得更快?哪怕这会牺牲格拉德士兵的性命?贝纳尔,这两者究竟孰轻孰重?”
“ctos,你不明白。瑞瓦肖会被核武毁灭不是我可以主动选择的未来,而是会注定发生的拐点。我不知道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