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1 / 2)
荀誉,庆鸿九年进士,与骆家现在的当家人骆睦是同年。
宦海沉浮多年,见惯荣辱兴衰,尝过不少冷暖辛甘。
当年改革弄潮人南时,与他算有半师之恩。曾经朝中变革之风盛行,改革派风光无两景象犹在眼前,哪料转眼大厦又在世人面前轰然倾塌。昔日堂上卿,今朝阶下囚的戏码,屡见不鲜。
荀誉能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有他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虽不至于说难得糊涂,也尽量做到让别人看不出自己的立场。所以即便和骆睦是同榜进士,相识多年,荀誉自是知道骆睦实际效忠之人是何人。
而荀誉始终选择在朝堂时局中尽量保持中立。
好在他此人心中澄净,任凭外界纷扰,骨子里文人的那股赤子心与浩然气仍在。
所以荀誉历届任上的政绩虽不说斐然,至少辖下相对还算太平。以至于平宁州出现生人祭河之事时,荀誉甚觉震惊,亲自下令督办,并责令东盛府上下,凡再有如此荒唐无稽之举,从重惩处。
灯火一亮,飞虫复又在眼前翻腾起来。
荀誉展开书信,凑到光亮下看去。黑点在白色宣纸上不规则乱窜,扰得看信人伸手不停驱赶。
不多时,驱赶蚊虫的手滞在半空。信上写着,城东小各庄已寻得防治飞虫的方子。方子试过后,庄上数日无虫蚁之扰。写信人询问他明日是否得空去各庄看一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