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80顾道给朝廷的三个耳光(2 / 2)

加入书签

委托给了顾道,一鼓而下最完美不过,非要谈判。

说到底是为了阻止顾道进入箕子国,防止他那根本不曾显现的野心。

现在好了。

必死的骆定远活了,必灭的箕子国还在蹦?,现在还把陆端搭进去了。

太子喊来几位尚书,把奏折传阅。

“麻烦了。”

高岸捋着胡子叹息。

“箕子国虽小,但有十三州之地,多山城险隘,让他喘息过来,再战恐怕难了。”

他是兵部尚书,只从再战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不对啊,骆定远二十万人的时候顾侯都能打,为何现在难打了?”

刑部尚书李渠提出疑问。

“这就是顾侯战略高明,他过江之后不动,同时派出偏师,直插箕子国都城。”

“如此,骆定远分兵必败,只能集中全力决战,赌一把。”

“大松江他败了,箕子国的气势也就崩了,只需要乘胜追击,一战而灭。”

高岸简单地解释着大松江之战。

“不对啊。”

李渠继续提出疑问,“夫与城外,顾侯还是停留了很久,这作何解释?”

“这是顾侯的攻心之术,让骆定远身边的辽东兵回家,让他众叛亲离。”

“骆定远投降的时候,身边不足两万人,就是证明。”

高岸说道。

“还是不对,顾侯不进攻,也是让箕子国喘息了,怎么能怪罪孙大人?”

李渠把太子想问的都问了。

“不一样,这完全不一样。”这次开口的不是高岸,而是户部尚书顾云璋。

“如果不谈判,箕子国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可是突然间开始谈判,箕子国会认为大乾无力进攻。”

“如果再战,这会坚定他们的防守决心,他们会坚壁清野,誓死抵抗。”

听着顾云璋的话,李渠没话说了。

总之一句话,现在要打,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等于是啃硬骨头。

“而且现在陆端还失陷在箕子国,投鼠忌器啊!”温尔雅补充了一句。

陆冠**,就留下陆端这个孙子,顶着陆家的门户。

而且,陆端还跟太子一起死战过。

太子叹了口气。

他现在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群臣这是留着面子没提骆定远这个反贼活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