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8作业(2 / 2)

加入书签

三人走到楼下就分别了,柏阅冬乘电梯上楼,刘巍思和庄遂平则沿原路返回。庄遂平方才没有多问,可这会却紧追不放:“你心里是不是有什么疑虑?”

“没有啊,”刘巍思搪塞着,“我是看周老师第一节课就动手打我们,怕他对阅冬太凶嘛!”

“可是周老师人还蛮好的。”

“啊,”刘巍思挠挠头,想起他听来的那些话,“还行吧,就接触了两节课,我也不知道。”

不能再继续说了,眼看着庄遂平还要发表意见,刘巍思忙道:“对了!他布置的论文,你写了没有?他说下周要看的。”

话题转得相当生硬,庄遂平不甚满意,却也由着他了:“写了,钱谦益《后秋兴》对杜甫《秋兴》的继承和发展,改一改,誊抄出来就可以拿去了。”

“我能不能随便拿一篇去应付呀?”

“可以啊,然后挨打,接着就问阅冬周老师有没有打骂他。”

刘巍思敏锐地捕捉到了同学的白眼,“啧”了一声:“我不是写不出来么?文章又不是说有就有。”

庄遂平笑了笑,道:“巍思,我有一个想法。我想把吴伟业的诗点校出来,拿去出版,是不是有点不实际啊?”

“不会啊,现在很多人做点校的,只要还没有人做过你就做嘛!反正你要研究他的,点校是迟早的,顺便出版而已啦!”

庄遂平得到了一点鼓励,点点头,问:“那你呢?”

“陶渊明还要我点啊?再说了,我又不喜欢点校,为了研究呢,可以搞一搞,但是为了出书就算了,我等着别人搞给我。”

“可是,就像周老师说的,这就不是第一手材料了,你获得材料比别人迟,怎么出成果呢?”

刘巍思丝毫不担心:“要做研究,除了新材料,我还可以有新方法、新角度呀!遂平,我发现你有点像纪老师的学生了。”

“啊?”庄遂平一愣,怎么说到纪慎身上了?

“纪老师最喜欢新材料了,可能搞文献的就是这样吧。还是你师爷教你的啊?去了一个暑假,已经变成文献人了。这叫什么来着?家学传承!”

家学传承。

家学,传承。

这几个字在庄遂平舌尖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在寡淡之中尝出了一点不同寻常的酸甜。

这两人交到周先生手里的小论文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周先生给庄遂平提了一点意见,道:“可以发表,拿回去投稿吧。”

“谢谢周老师。”庄遂平毕恭毕敬地拿回了论文,心中不由得雀跃起来。

至于刘巍思敷衍的东西,自然是被一眼看出来。周先生拿起戒尺,敲了敲桌面:“你过来。”

刘巍思有点心虚,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起身过去。周先生不催他,反而扭头吩咐庄遂平:“你去把门关上。”

庄遂平想也没想,乖乖照做,可刘巍思却警铃大响,关了门,该不会……

事实证明,他既够聪明,也拥有足够丰富的挨打经验,才在周先生面前站定,就听到下一步的指令:“裤子,脱了。”

刘巍思脸色煞白,支支吾吾道:“不、不用吧。”

周先生不着急,反而慢悠悠道:“我听说,你是国内高考恢复后第一届考生,在这里读书七八年,每一位老师都对你交口称赞,我实在不知道,他们称赞你什么。”

刘巍思是头一回被这样批评,头都抬不起来了,也没有脸面讨价还价,立刻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