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4提审(1 / 2)

加入书签

“大人,那些孩子怎么安排?”冯成林问道。

那些被解救的孩子目前被安置在衙门内衙,人数不算多,却也不少。有本地的,也有从百越、纳兰和伽罗买来的,后续如何妥善安置,确是个难题。

叶倾华揉揉发胀的太阳穴,思忖片刻道:“本地的,去问问家在哪?能送回家的就送回家吧。”

“是。”

“等等。”在冯成林要退下时,叶倾华又喊道:“知道家在哪的,让人悄悄送回,不要声张。若是家属不愿继续抚养,也别勉强,把人带回来,届时本官送他们离开。”

叶倾华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孩子已难在平波安然度日。一来这是他们的伤心之处,过往阴影难消;再者,尽管他们皆是无辜受害,世人异样目光也会如芒在背。唯有去一个无人认识他们的地方,方能真正重新开始生活。

“送去哪里?去做什么?”冯成林急切追问。

“苏州。去读书,学本事。”苏州是她的故乡,在那她还是能做一部分主的。

“大人高义!”冯成林深深一揖,起身后歉然道,“方才下官情急失礼,请大人勿怪。”

“无妨。”叶倾华知道,不是冯成林不相信她,他只是太关心那些孩子。

又吩咐道:“对于家属愿意抚养的,若是不想留在平波继续生活,登记下,到时候本官安排他们迁往其他州府。”这次不等冯成林问,叶倾华补充了一句,“去顺阳州或者博中县都行,本官与这两处的长官交情还行,无需担心落户分地等事情。”

冯成林没想到她安排得如此妥帖,当即道:“下官这就去办。”

这边冯成林才出书房门,那边刘典史就过来了,“大人,张、孙、刘、成、王几家的宅邸和别院等都搜遍了,没有发现账本。”

叶倾华背靠在太师椅上,指尖有节奏地点着案桌。他们经营私盐等生意长达十二年之久,不可能没有账本,若是找不到,这刑可就不好量定了。

“这几人现在情况如何?”

“王东是倒是硬气,还在抗。其他人已经多少有点扛不住了。”刘典史答。

“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刘典史走后,,叶倾华唤来叶福,“福叔,你们先前查探王东,可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异常之处?”

“异常?此人行径便透着古怪,无妻无妾,无子无女,家里就几个老仆,还办着公学。”

“那他可什么特别的嗜好或者格外珍视之物?”

“他特别喜欢去学堂看孩子们上课,算吗?”叶福到底是做了多年的暗查工作,立刻想起了可疑点,“他虽然每个孩子都看,但目光似乎格外流连于其中一人身上,我这就去查。”

“有劳福叔。”

忙忙碌碌一整天,下衙时已是银钩高悬。叶倾华看着那轮弯月,赫然想起今日是云舒的生辰。

思绪流转至去年今时,若不是安无恙撞船打断,他们或许......

缘分这东西,尽会捉弄人。叶倾华失笑,那时的自己何曾想到,如今陪在她身边的,会是安无恙。

她喃喃低语:“子谦,恭喜及冠,生辰快乐!”

可云舒又如何能快乐?

因为外放,他的及冠礼提前在京城举办。今日一早,他梳好头后,将叶倾华送的生辰礼打开,锦盒里是一枚极品羊脂白玉镂空雕刻祥云镶嵌碧玉与红宝石的玉冠,发簪是同料祥云素簪。与他矜贵又温润的气质极为相配,显然是送礼之人精心挑选的。

只一眼,云舒的心脏便开始刺痛。一年之期已满,若没有那些意外,她该是他的妻了。

是夜,云舒在花园独酌,青瓷酒壶空了又满,满了又空。他双颊泛起薄红,眼神迷离中带着清亮,似醉非醉。

他从怀中掏出贴身收藏的荷包,取出里面用油纸仔细包好的一张书页,那是曾经在叶家祠堂撕下的族谱。

望着上面两人并排的名字,云舒不自觉勾起嘴角,指尖轻轻抚过:叶倾华、(夫)云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