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6第116章(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叶倾华看着众人交上来的日报轻笑出声,不少条目笔迹如出一辙,字迹倒是工整规矩,也不知道是谁代的笔。

她微微勾起一边唇角,眼里精光闪过。流萤和白晶见状,不禁在心里为那些衙役默哀,竟敢糊弄郡主,这下怕是要倒霉了。

“冯县丞,这几人的字瞧着还不错,正好一会有个公告要发到各个村里,你且让他们过来帮忙抄录。”叶倾华递给冯成林几张日报。

冯成林接过一看,心里暗骂这些人胆大包天,这位可是探花出身,怎会看不出代笔的猫腻?好在不是自己的手下,而且这些人平时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惯了,也该好好整治一番。这么想着,他便去传唤那几个衙役,几人瞬间面如死灰。

所谓公告其实并非紧要内容,不过是告知各地百姓新县令已到任,若有冤情可前往衙门申诉。

“姐夫,这公告可发可不发,或者只需要发到乡里即可,叶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毛书吏疑惑地问。

“叶大人的心思我哪能猜透,她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别瞎琢磨。”冯成林说道。他这妻弟,忠厚有余,机敏不足,也正因如此,冯成林才把他安排在吏房,便于自己全面掌控县衙的人员调配。

毛书吏走后,冯成林端起茶沉思,他们这位县尊,让他有点看不透了。

两个时辰后,叶倾华来到内堂检查抄誉情况,看着那堆杂乱无章的抄本,她勃然大怒,“这是怎么回事?衙门本就没有多少银两,你们怎么能如此浪费?”

几人战战兢兢跪下:“大人明鉴,不是小的们故意浪费,而是......”

“而是怎样?”

几人对视一眼,咬咬牙说道:“而是小的们不识字。”几人梗着脖子,倒像是受了天大委屈。

“不识字,不能吧?”叶倾华睁大眼睛眼睛难以置信,“大齐吏员最低要识五百字,即便初时不达标,一年内也须补足。本官查过卷宗,诸位最短的也当差四年了!”

几人羞愤难当,一时不知如何解释,“小的......小的......”

“传毛书吏。”

毛书吏来得很快,“大人,您叫小的?”

“毛书吏,这几人怎么回事?不识字怎么能招进衙门的?”叶倾华敲了敲那几张代笔的日报,直接质问。

“啊?他们不识字?”毛书吏挠了挠头,满脸困惑,“是孙书吏保荐的呀,他说这几人都是读过几年私塾的。”

好巧不巧,叶倾华随意抽的人全是孙书吏的人,“把孙书吏也叫来。”她又抽出几个字迹一样的对冯县丞说道:“这几人字也不错,让他们抄誉吧。”

冯成林领命而出时,步履轻快得要飞起。经过新唤来的衙役身侧,故意将内堂动静透出三分。等孙书吏气喘吁吁赶到时,堂前已齐刷刷跪了两排人。

“这些又是谁保荐的?”叶倾华怒问。

毛书吏答:“回大人,是刘书吏......”

叶倾华深深吸气,仿佛在压制怒气,“把所有人叫到院子里集合。”

待人全部到齐,叶倾华站在石阶之上,树荫投下的光影落在她脸上,“咱们衙里,除了杂役,还有谁是不识字的,自己站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