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东宫(2 / 2)
自打十六岁生辰之后,三皇子便和五皇子一同迁出了皇宫,虽未封王,却也在沐京内城另辟了相邻的府邸居住。
不过如今他既已成婚,又不日即将绶封为太子,便也时常宿居皇城内。肃帝一向宠爱他,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另僻了离自己寝宫最近的兴庆宫的偏殿出来,供他居住。
太子的册封之日实则已经定在八月中旬,不过如今战事频仍,除却西蕃之乱,东边几个岛国也屡屡有海贼来犯。已经接连着几个早朝,肃帝都为此发了好大的脾气。
那时他与文武百官同列站在下首,虽然低垂着头,却也自然知道肃帝这是对朝廷武将空缺、用人无力的不满。
父皇英明半生,如今已经年过五旬,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
若是从前,以父皇的精力,甚至都有可能亲自上战场剿平那帮匪徒的。
三皇子不动声色地以余光瞟一眼对着战事夸夸其谈的赵相。
“……兵贵神速,然亦忌轻发。连年田亩歉收,如今徭役频仍,民心未安,臣以为实非用兵之机……”
赵相如今年岁虽高,却一直以为稳坐朝野文臣之首,早年更是亲手和懋亲王一同辅佐了父皇登基,自然是头一份的功劳。但他却看得分明,父皇分明对赵相连年反对征战、安于现状已是十分不满了。
果然,赵相刚一开口,片刻便有大臣神情忧虑的接二连三上表谏言。
门下侍中戚龄延、谏议给事中王九安、甚至辽州刺史傅诤煦……这些人相继奏表,那时三皇子只是站在大臣首列,却缄默不发一眼。他不动声色地垂下眼帘,却也只是心底里冷笑一声。
这帮老儿,如今当真是以为父皇老了,结党一事竟然已经装都不装了……
只不过如今对自己而言,顺利地绶封太子才是最为要紧之事。新任的太史令还曾言简意赅地暗示他,若紧要关头有战事发生,则恐被人视作不详之兆。
他可承受不起??
这个太子之位垂在他头上太久了,简直就像是唾手可得的一块肉??他必须紧紧地握在手里,确保直到自己入主东宫那日,面前没有任何阻碍才行。
因而,即便他早就看不惯以赵相为首的那帮老东西,如今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当初在肃帝面前,赵相这老儿也帮他美言了不少……
还不到时候。
念及此,三皇子缓缓抬起眼眸,一一扫过殿内站在自己面前的一众幕僚。
一名方才还夸夸其谈此次出兵重要性的谋士眼见三皇子眼风如刀地朝自己看了过来,当即便住了嘴。
三皇子不笑的时候,向来锋利的眼神便更加凛然,甚至隐隐透出些肃杀之气,让他忍不住身子抖了一抖。
他没想到一向不喜赵相主张的三皇子如今却面露不悦……他这才恍然自己方才竟然说错了话……
三皇子却半抬起手,看了眼噤若寒蝉的众人,眼底似笑非笑,许久才朗声道:
“今日有劳诸位,便先退下吧。”
其余几人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皇家威仪,自然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们如蒙大赦,依次躬身告了退,走出殿外许久后,这才敢松了口气,轻轻掖去额头上方才沁出的冷汗。
眼看三皇子即将入主东宫,以后更是尊贵无双,自然是谁都不敢惹的……
待那些幕僚走光后,殿内又恢复了一片寂静。随侍的宦官手里握着拂尘,小心揣摩着三皇子的神情,低声道:
“殿下您今日可要宿在宫中?”
商议政事到这个时候,三皇子通常都是就此歇在这兴庆宫的。
却见三皇子眉眼中漫过一层不耐,他抬手端起茶盏,将杯中残茶饮尽,这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