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 / 2)
杨敏道:“你知道我二表哥北伐的事吧?”
“该不会朝中大臣又想要跟北蛮谈和吧?”
李时和杨敏都接受过罗乐的‘造反理论’,对她的敏锐并不惊讶,都点了点头。
罗乐气笑了:“简直是无理取闹,和平只存在在绝对武力之下,杨公子有本事拿回东北,他们干嘛非要拖人后腿当卖国贼?再者,东北的百姓就乐意在北蛮的统治之下吗?”
北蛮的人可不像她,对汉化的接受程度不高,沦落在他们手下生活的百姓,统统被打为低等人,不然辰州数年前也不会有那么多因北边战乱南下的人。
杨敏轻声问道:“东北民心在大安,可大安护不住自己的子民,长此以往,他们的民心还有用吗?”
“怎么没用?”罗乐道,“他们被迫留在东北,于我们而言,不过是留下了祸起萧墙的种子,将来你继位之后,有了北上的决心,他们不可能不会响应,届时分而化之,东北唾手可得!”
她顿了顿,疑惑道:“说来杨公子不是将烟火用在了战场上吗?还没把东北打下来?”
听罗乐的意思,仿佛笃定自己一定会成为东朝之后第一位女帝一般,杨敏心间一片温热。
她深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叹了出来:“烟火很好用,可是北蛮……他们让我大安子民充当人墙,二表哥没法置若罔闻,现在僵持了。”
听到这个消息,罗乐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人墙这种事,历史上多有发生,杨诚之弄了先进的武器,北蛮又不傻,怎么可能站着让他打?
她也跟着杨敏叹了口气,指了指下头川流不息的人群:“不是想看我被人夸赞是什么表情吗?走吧。”
辰州地处西南,东北离她太过遥远,过多谈论也只是徒增烦恼,与其操心够不着的事,不如好好体验当下的生活。
杨敏以为罗乐躲清闲是因为害羞,谁能想到,她躲清闲是因为……
当罗乐几人出现在集会的路口时,眼尖的学生认出了罗乐,左右交头接耳后,站得板正不少,说话的声音比起先前的热情随意,更多了几分刻板规矩。
先前招呼人是这么说的:“叔啊,我们不过是小本生意,一文十个圈可赔了,你自个儿套不上多花了钱,怎么能怪我们呢?”
现在却变成了这样:“这位叔,一文十圈,无二价,有疑问请上食堂找监管员。”
经常来长日村的都知道,学生们一旦变成这样的小古板,一定是他们的罗东家出现了。
说来也怪,罗乐日常也算平易近人,可随着她手中的作坊日渐壮大,员工们对待她也不再像以前开烧烤店时那般亲近了,不是不想亲近她,而是亲近有余,畏惧更多。
换句话说,谁愿意在休息的时候还给公司领导当牛做马?
而学生们对老师,则有一种天然的畏惧,不过,学校里学生们对老师的畏惧,在老师们的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转移到了罗乐身上。
无论是对于众老师、还是众学生而言,罗乐掌管她们的去留,面对罗乐,躲避不礼貌,讨好太谄媚,唯有规规矩矩,才不会让人挑出错处。
而学生们的态度,会进而影响家长们对于罗乐的态度,尤其是像贺栓媳妇家这种,当家人出海好几年不回来的,平安信没有,是生是死也不知道,要是真惹了罗乐不快,她不管她们了怎么办?
是,她们是可以闹事,可闹事之后呢?她们年纪大了可以撕破了脸,可子孙还要继续在长日村生活啊!
换个地生活,谁能保证那个地方的地主老爷能像杨宅、罗乐这般宽和吗?
尤其如今的长日村蒸蒸日上,谁会想不开离开长日村?
冲着罗乐为大伙儿养娃这一点,谁都不想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