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当年银花(1 / 2)
初秋,日头高照,晒得人脸上火辣辣,但风中已带着丝丝凉意。
给皇帝祝寿的万诗坛主体搭建已经完工,六部大小官员、京城各路名流、几位皇子都要写诗挂进万诗坛,包括女子春闱前三甲的作品。
木箱装着诗词卷轴,摆在万诗坛一层外面。负责挂诗词的下人在一旁等着,等各位大人决定好了到底哪里挂谁的诗再行动。
秦昭想来围观选挂诗词的过程,挑了个梢远处阴凉地方,边嗑瓜子边看各位大臣的表演与辩论。
“三皇子是老大,他的诗就应该摆在第一层最中间!”
“五皇子从文学造诣与治国能力来讲都是第一名,你不能光凭年龄说事情。而且若说老大,三皇子可不是。”
那人见理亏,转移话题:“三皇子替雍朝守卫边疆,要不是他,北狄都踏平我雍朝多少个城了!”
“你要这么讲,那七皇子镇守南疆也不容易,人家还是甥舅二人为国卖命呢,更应该摆中间了。”
“你还知道是甥舅,不要把外戚干政摆在明面上!你真是好大的胆子!”
“辩不过就开始血口喷人,诸位大人都在场,哪个见我说外戚干政了!??”
关于三个皇子诗词的摆放位置争论不出结果,秦昭扔掉手里的瓜子皮,又抓了一把大枣,抬头看看秋老虎移到自己头顶,又向身后竹林的阴凉里退了一步。
“无论德行,还是功劳,都应该左仆射当先。他岁数大了没写诗,那就应该把叶长年的诗顶上来。”
“朝廷不是姓叶的,没有老的把持朝政几十年就换上小的的道理,而且你把三甲状元置于何地?”
“男三甲还是女三甲啊?陆江写的真是个个好,我挑不出来该挂哪个。”
“呦,快别提三甲了,你没看唐直写的诗吗,那叫一个啥啊,还不如公主在春闱……”
“嘘,别瞎说!”
秦昭听乐了,唐直人如其名,直言进谏毫不留情面,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看这意思,估计唐直给万诗坛写的诗里骂的比她春闱考卷还难听。
突然,一个熟悉但许久未见的人闯入秦昭视野。
郑忠,那个在永泰园被欺负、被她叫去给北衙禁军修军营的年轻人。
“你来你来。”
“呀,公主,稀客啊!”郑忠见到秦昭眼睛都亮了,把手中的图纸桶杵在地上跟她说话。
“你怎么又来修万诗坛了,连轴转这么忙,将作监没别人吗?”
郑忠擦一把脸:“嗨,空嘴吃饭的人多干活的少呗,这公主你还不清楚。”
见秦昭脸要垮,郑忠赶紧找补:“不过他们不做事,就给我这种做事的表现机会,各取所需,也挺好。”
“修军营给你们发奖金了吗?”
“没有,哪敢啊,五皇子隔三差五就来敲打黎军司一次,他许久没有笑模样了,埋头练功、到点睡觉,话都说的少。不过兵营主体修好我就走了,有问题的时候回去看看,不常遇到他。”
秦昭点点头,心道还是要找机会去见见她这个师父,如今夹在五皇子和她之间,定是极左右为难。
“万诗坛应该有赏,我看看能不能帮你问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