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1白露横江(2 / 2)

加入书签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饶是已经看到了她试卷的两位皇子和国子监祭酒也俱是一愣。

该考官问话了,却没人出声,每个人都僵在那里。观众席安静一瞬,而后讨论声渐起。

国子监祭酒见两位皇子都不出声,终于硬着头皮道:“请做出你的解释。”

“《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由此观,则文武相克相生,不分轻重。太史公曾言,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此所谓重文轻武。又有汉高斩蛇起事,非沛县三尺剑不能开四百年基业。群雄争霸之时,论刀兵而不论口舌,由此观之,武更重。众说纷纭,尽可听之,却不能偏信。

武开疆,文守成。从外交而论,纵使使者三寸不烂之舌可夺城池,亦有大用。而保家国之底线却是用兵,未曾听闻派翰林院书生戍边,由此看,武为大。

治国有文官,六部之中仅兵部为武,其余均为文,貌似文盛武衰。单从京城论,有禁军、羽林军、正德司、大理寺,重重皆为保障。文为教化,武做支撑,由此看,武为大。

人有血肉,必经生死。若假设一荒原仅有敌对二人,一人执刀剑,一人执笔墨。手执刀剑者可轻易御敌。纵使执笔墨者可蛊惑人心令其自戕,自戕亦用刀剑,由此看,武为大。”

一番论述慷慨激昂,虽然有偏颇之嫌,但有理有据。两位皇子与国子监祭酒几次三番想插话都没有找到机会。更别提国子监祭酒看她的眼神,从最开始的轻视变成惊讶又变成欣赏。

“以上种种均为旁观,民女自是当局人。从民女自身观之,空有一身诗才,却手无缚鸡之力,只得困于旁人府上不见天日做枪手。民女无数次希望用这诗才换刀剑,也好为自己搏条生路!”

陆江说着,突然跪了下去:“民女有冤,望三皇子五皇子明察!”

“什么冤?”

“民女带姐姐投奔郑太医求医……”话音未落,被一声厉喝打断。

“一派胡言!”郑琳琳在听到陆江回答时脸色渐渐暗下去,到她说有冤时站了起来,听到这句话终是忍不住高喊打断。

“与考试无关人士无需开口。”国子监祭酒抬头看向郑琳琳,目光中丝毫没有往日的钦佩,只有无尽的冷漠与厌恶。

郑琳琳心下一凉,心道他莫非已经知道了。

“你继续说。”五皇子丝毫没有给郑琳琳片刻目光,直视陆江道。

“郑太医囚禁民女姐姐,以此为要挟,要民女不得迈出郑宅,并为其女郑琳琳做枪手。”

考场一片安静。

就连窗外的鸟啊树啊风的也非常乖觉的不再出声。

三皇子开口。

“你说你是郑琳琳的枪手?”

“是。”

“你是说,郑琳琳这么多年的才女之名,都是假的,她的作品都是你写的?”

“是的。”

“你有证据吗?总不能因为你方才答辩还可以就血口喷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