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0该还俗了(2 / 2)

加入书签

季璋用公勺盛了几只冬笋馄饨放在苏迨面前,随后招呼道:“开动吧,再不吃可就凉了。”

赤豆粥表面已然结成了一层粥膜,被热气裹挟上下翻滚的馄饨也因热气的消散沉了底。

两种口味的馄饨皆做了两碗,一碗只加了盐点味,意在尝原味河鲜山珍;一碗则正常加了酱、苦酒、花椒、姜、葱等调味品,眼下已然无法透过酱色的水面瞧见馄饨的去处。

“多谢娘子。”见苏迨和季璋动了第一口,剩下四人这才敢动筷。

除了二宝,其余三人皆是两浙路之人。于她们而言,这馄饨虽好吃却并不新奇,故而各自皆挑拣着自己的口味小口吃着,并未像二宝一般什么都尝上一尝。

一只原味河鲜馄饨与一只原味冬笋馄饨前后入口,二宝品着嘴内混合的味道,蓦然感觉有些熟悉,“娘子,这和您之前用绿豆皮做的山海兜好像呀。”

这馄饨皮虽比薄如蝉翼的透明绿豆皮厚上不少,但吸汁的面皮却将汤汁中的调味尽数吸入,拉近了“山”与“海”的关系,另有一番风味。

浸满了河鲜汤汁的面皮变得格外滑溜,却在牙齿咬破皮的瞬间乖巧。面皮反溢汤汁,充分与馅料融合,进一步激发了馅料的鲜嫩清香。

“真的吗?”不同的吃法,居然也能吃出异曲同工之效。

听见记忆中熟悉的吃食,苏迨蓦然来了兴趣。他随即起身,伸手探向搭在河鲜馄饨汤碗边的公勺。

“真的,甚至还要更好吃些呢!”二宝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般,滔滔不绝分享着自己的见解。

“?!……”季璋来不及阻止,只见自家儿子的手还未碰到那公勺,便悻悻然缩回手又坐下了,呆呆地望着自己碗中白花花毫无油水的干巴巴馄饨。

果然像师傅说得那般,欲望的念头一旦产生,便迟早会酿成大错。

桌上的氛围蓦然凝重起来,口若悬河的二宝做错事般瞬间变成了哑巴,将头埋到了碗中,丝毫不敢瞧苏迨那边的情况。

季璋瞧着两只埋下只见头顶的脑袋,出声搅活着即将凝滞的氛围,安稳着其余三人的心,“你们快吃,可别凉了。用完之后,可莫忘了吃一口驱邪的赤豆粥。”

不待几人回应,季璋起身将苏迨的小碗重新盛满冬笋馄饨,然后带着他离开了主屋。

果然得分桌而食,不然迟早得犯戒。

*

左偏房,苏迨房内。

他的屋子与其他寻常屋子差不多,并未有明晃晃的“佛”字或是“禅”字。唯有梅花架上的缁衣和桌上的佛串,以及头顶上时时刻刻都带着的小帽,方能让旁人窥见其出家人的身份。

瞧着桌上早已被盘得光滑的佛珠,以及苏过送与他的那些早已被翻得厚了一倍不止的圣贤书,季璋问道:“迨哥儿,你是想还俗了吗?”

既然有了想碰荤腥的念头,与其让他备受煎熬,不如早些结束。况且作为鼓励实践派,她也是希望他能还俗的。

旁人尝遍人生百态,方看破红尘选择独善其身。可苏迨出家也才三岁,如今不过才六岁,说是懵懂入世未识天地也不为过。

若真就这样到老,可谓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