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4天高水远(2 / 2)

加入书签

苏轼回神,下意识回道:“好。”

“好?”

“我还以为你还会像上次一般,让我主动去认错哩!”

赵杲卿欣喜之余,又坚定了几分自己不肯认错的态度,“不过这次还真不是我的错。明明心结早在年初便已解开,她既已知道我的真实想法,如今却又要旧账重算来说事!这家是待不下去了,我姑且先去外面躲躲,让她也冷静冷静。”

“对了,是不是得即日启程?那我得赶快回去收拾包袱,免得拖了陈主簿的后腿。”

话音未落,不待苏轼说什么,赵杲卿已然起身出了屋。留下还未缓过神的苏轼,落寞地呆在偌大的屋子内。

真就一人欢喜,一人愁。

*

入夜,苏府主厅。

往日黑灯瞎火的主厅,今日却灯火通明,将挂在天幕中的繁星都衬得暗淡了些。

还未走近主厅,苏轼便瞧见了端坐在主座上的人。

她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苏轼深吸口气,开口将人支走道:“灵素,你先回院。”

“是。”灵素乖巧退下。

夜风裹挟着夏日难得的凉意迎面吹来,吹散了旁边灵素残留下的痕迹。天地回归寂静,眼前唯一的光源在眼眸中不断放大,直至占据苏轼的整片视野。

他只在外面站了须臾,蓦然却觉天地之间好似只剩下他与闰之,还有那间装着妻子的屋子。

终归是要面对的。

苏轼深吸口气,抬着沉重的腿走向主厅。

坐在主座上的季璋瞧见来人,友好地出声打着招呼,浅笑道:“郎君,回来了。”

苏轼今日没喝醉,却一如之前选择坐在了离她最远的位置,苦笑道:“不是决定要离开了吗?怎么突然又如此亲近了?”

这颗梦寐以求的甜枣,来得太迟了,他不想要了。

“亲近吗?一个寻常称呼罢。”

季璋收敛起脸上的笑容,以免又让对面之人多想,开门见山道:“我想从府内带三人走,你可愿意放人?”

苏轼垂眸似是在思考这三人是谁,须臾才道:“二宝本就是你的人,你来做主即可。但迨哥儿与过哥儿是男娃,日后是要考功名的,留在我身边更为稳妥。”

季璋却道:“没有过哥儿,只有迨哥儿。”

“?那另一个是谁?”苏轼震惊地来不及细问她不要过哥儿的缘由,直愣愣追问另一个人选。

对于她来说这府内还有谁,能比自己亲生儿子还重要的。

“朝云。”

原来在她心中,他连只来了三年的朝云都不如。

季璋轻声解释道:“她才二七之龄,正值大好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