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五十二章 兵法(2 / 2)

加入书签

“到了叶问大战时,落顶光,多加一束。”

“有种老天爷照拂,天选之人的感觉。”

“井底多了一束光,好似他能带领华夏武术杀出重围,要这种感觉。”

“黑暗中唯一的光亮,懂不懂。”

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而第八艺术,就是电影。

能被称之为艺术,电影不光故事得迷人,镜头语言也是艺术的重要一环。

最顶级,最优秀的电影,每一帧镜头都是经过巧思和设计的。

所以优秀的导演,一定是想象力特别丰富,对形体,色彩,光线都特别敏感的人。

叶问在影片中是有转变升华的。

从一开始的富家子弟,独善其身,不愿收徒。

与同行较量也只是因为技痒。

到后来穷困潦倒,开始逐渐明白何为大家,何为小家。

无大家则无小家,逐渐扛起了民族大义。

还无私教导砂厂工人,无论男女老幼学习咏春,习武强身。

人物是有成长的。

不同阶段,对其塑造也得有所区别。

不光在表演上,妆容,动作,灯光,都得变化。

就像说书一样,越细致越不嫌细致。

观众可以看不出来,但你不能不做。

而港片的老毛病就是糙。

尤其是功夫片和喜剧片。

墨镜王虽然拖沓,但拍戏是真细致。

尤其画面灯光,每一镜都能当截图用。

听完张远的说法,叶伟性想了想,是有道理的。

怎么觉得他对画面的理解不比我这个专业的差呢……叶导挠头安排。

那是,张远可是从老谋子那边薅了不少的。

论搞画面,整个大陆影坛能干过他的都不多了。

“怎么不讲武德呢?”

都安排好,正在准备下一场戏,也是死亡戏份的吴惊嘀嘀咕咕的来到他身旁。

“什么不讲武德?”张远以为他又事:“剧组有人搞你?”

“没有……”功夫小子一晃脑袋。

心说有你在,谁敢啊。

论整人,你的水平比功夫都强。

可也有不怕事的……

“我说是陈诗人。”

“怎么和片子里的鬼子一样,不讲武德,搞偷袭。”

“你不都和韩三品打过电话,说了这事。”

“他还在网上传你的消息。”

“不光没有变少,还更多了。”

吴惊说的就是张远没演上《梅兰芳》举报剧组的假消息。

如今网络上传的到处都是,天涯上都编出四五个版本了。

把他是曲协理事的身份都扒出来了,说是曲艺界排挤电影圈。

哎呦,谢天谢地!

电影圈不排挤曲艺圈就不错了。

还有传孙洪雷使坏,毕竟张远当年演他小弟,不想被对方爬到头上。

活生生演出了一场男星乱斗的戏码。

这都算合逻辑。

因为还有更过分的。

说张远和陈虹偷情被陈诗人发现了,所以从剧组开除……

我和陈虹。

可差辈喽!

不过陈老师年轻时那样,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好像比许情还带劲!

总之,网络上骂他的人可不少。

有说小心眼的,有说忘恩负义的,有说不守规矩的。

一时间,他前阵子因为救人而格外突出的风评,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幸好底子厚,短时间内还不至于全网嘲。

吴惊这几天也经常上网看。

自己兄弟的事,能不关注。

可发现绯闻不减反增,心说肯定是陈诗人仗着自己背景深厚故意欺负人。

吴惊这货缺点不少,其中一项就是“不服气”。

这同时也是他的优点。

敢向任何人说“凭什么”,这份勇气还是可以的。

“哦,这事啊。”张远了解后,不慌不忙。

“我看你怎么不着急。”

“口碑可重要了,你看华哥,口碑好就有人喜欢。”

“万一招牌毁了,可影响日后的事业。”

“你都不做些什么吗?”

“你怎么知道,我什么都没做呢?”张远反问道。

“你做了什么?”

“对方从一开始,就用了瞒天过海计,欲盖弥彰计,稀里糊涂落锤计。”

“而我就用了一计。”

“什么计?”

“将计就计!”张远打了个响指回道。

吴惊抿嘴。

你个演员不好好演戏,还看上兵法了!

“你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

“如今愈演愈烈的,关于我的绯闻,其实不是陈诗人放的。”

“什么!”功夫小子瞪大了眼睛。

“那是谁?”

“还有坏人。”

“谁这么缺德?”

“这么干生儿子没屁眼……”

张远赶忙捂住他的嘴。

别骂了……

随后指了指自己。

“你说的坏人,就在这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