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9章111111(1 / 2)

加入书签

NBA进入到了季后赛的角逐,李衍这边则是继续和国家短跑队跟着兰迪·亨廷顿训练。

李衍一开始的侧重点是100米和200米的短跑,后来又慢慢地进行400米和800米的训练。

对于李衍这样的挂逼来说,多兼几项没有任何问题。

他的身体素质实在太好,而且还能无限提升,感觉自己不够强,来一炮就好。

没有什么是一炮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炮。

当然李衍在田径技巧上并没有什么天赋,他的成绩全是建立在硬实力的基础上。

兰迪·亨廷顿和国家队的教练们看到李衍的表现都是直摇头。

李衍的跑法实在是太粗犷了,细节一点没有,但就是跑得快。

以400米为例。

正常的运动员都是第一个100米调节奏,第二个100米直线加速,第三个100米继续调节奏,最后一个100米再全力冲刺。

因为400米在弯道起跑,第一个100米最重要的就是快速进入自己的节奏,等到进入直道再选择加快速度。

随后进入300米的第二个弯道。

这个时候,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最大的考验。

因为刚才的直线加速会消耗运动员不少体力。

在无氧运动的情况下,身体感到疲惫和无力都是正常的。

所以很多实力一般的运动员会在第二个弯道做一些调整,等进入最后一个100米的直道再全力进行冲刺。

就算是世界顶级运动员也都是这样的节奏,只不过实力越强的运动员会跑得越流畅,全程不会出现明显的减速情况。

结果李衍的跑法让大家大跌眼界。

李衍从出发开始就在加速,前300米都是一个节奏,到最后一个100米继续全力冲刺。

一开始,兰迪·亨廷顿还指出李衍的技术问题,他说李衍在弯道和直道衔接阶段节奏的变换上有问题。

因为李衍这样的跑法之前也不是没有过。

最初跑400米的时候,大家都是全力冲刺,能跑多快跑多快。

后来运动员们才发现,合理分配体力按照节奏跑,到最后一个100米再全力冲刺,会有更好的效果,这就跟李衍的跑法差不多。

但是随着400米跑技术的发展,欧美选手找到了更现代化的跑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