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碎米镇的变化(1 / 2)

加入书签

米歇尔站在碎米镇码头上的栈道上,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脚底的木板在跳动。

他跟在迈步向前的霍恩身后,眼睛却止不住地四处瞄着。

当霍恩与本地镇公所的司铎长闲聊时,米歇尔平视着眼前的小镇。

用来牵住小船的石头栓船柱仍旧被缆绳摩擦地无比光滑,小镇的石砖房墙体仍然用石英砂在装饰。

可抬起头,天空中却是飘现了薄纱般灰白色的烟气,偶尔还会有黄烟毒蛇般围绕着白烟。

鼻端闻不到炊烟与鱼腥味,仅剩的是山毛榉木炭的焦香混合着熔融玻璃的甜腻。

“怎么样?还认识自己的家吗?”踩在马蹄石大道上,霍恩带着笑问道。

米歇尔摇摇头,又点点头。

“那就继续看看吧。”

踩着地面细密的石英砂粉尘,米歇尔跟着霍恩走出了居民区,来到了外围的玻璃工坊区。

工坊区道路两侧,散落着彩色玻璃碎片,反射着奇异的五彩光芒。

坐落在玻璃碎片一侧的,是坩埚的残骸。

它像是被烧焦的蜂窝,还粘着玻璃釉质的结晶。

这些废弃物排列的异常整齐,显然有人定期清理。

这往往是没有技术的外来难民与劳工的第一份工作。

只是米歇尔童年时曾经放羊的牧场,城外的几间烂木屋,还有几个小池塘,全部都不见了。

或许下次再来时,他连回老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吧。

米歇尔不由得惆怅。

可霍恩却是相当兴奋,因为玻璃工艺可是推动着一个相当重要的科学产业——光学。

准确点说,是玻璃透镜技术,是高精度望远镜、显微镜和计量仪器。

目前霍恩车床产出零件的废品率很高,因为车床的刻度盘相当拉胯,零件精度很低。

发条仓往往只能靠老矮人工匠们手搓,如果能提升精度,提升钢铁与山铜产量。

那么霍恩就可以淘汰那群天天喝酒误工的废物矮人大师了。

更不要提后续的各种机械的标准化生产,都建立在对精密仪器的要求上。

不是所有工匠的眼睛,都能有大师程度的精密手感,那就只能靠工具辅助了。

更不要提由机械化生产玻璃制品带来的包装革命与物流革命,甚至对于炼金与药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药剂的机械化制备以及水性炼金中,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知道,先前的药剂师与炼金术士们,在制作水性炼金药剂中,往往是用铜制器皿的。

法兰莱亚等地的药剂行业发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有着成熟的透明玻璃制作技术,能够肉眼观测到药剂发生的变化。

从而能够精准控制制作流程。

药剂在这个世界,并不是落后的存在,甚至可以说,药剂就是这个世界的化工产业。

像苏打、矾精等重要工业原料,都是通过药剂流程制作的。

霍恩与希洛芙等人早就隐隐有所领悟,药剂与炼金其实是一家。

只不过前者通过纯物理手段激发所谓的炼金反应,后者则是用法力手段催化而已。

就比如法兰王国给出的透明玻璃工艺中,证明制备透明玻璃的一个关键就是苏打与山毛榉草木灰回合的苏打灰。

除此之外,便是要高质量的石英砂以及燧石。

霍恩伸手从原料区抓了一把石英砂,感受着手中飘飞的晶莹粉末,他扭过头,对工坊主管道:“有劳介绍一下吧。”

“是,冕下请看,玻璃烧制分为三个窑室,熔融室、退火室、预热室……”

主熔炉窑如黑色巨鲸般横卧在高墙工坊之中,使用空心土残渣制作的闭口坩埚正在被光着膀子的窑工们传入窑炉中。

这种空心土残渣中其实还含有少量的秘银,但提炼成本太大。

不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其异常耐火,最终便制成了这种坩埚。

米歇尔凑在操作孔旁,便能看见坩埚内的玻璃液像液态的落日,橙红色的漩涡中偶尔迸溅出金色火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