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77章 黄金c位!后飞人时代的c位诞生(2 / 2)

加入书签

他在接近栏架时,通过调整步伐的节奏和步幅,轻松地跨越了栏架,在落地后继续保持着与谢文君的距离,等待着机会发起冲刺。

反超对手。

梅里特终于开始发力。

各项属性趋于正常。

可以发力,全力追赶。

即便是有差距,他认为自己也有机会重新追上去。

第五个栏开始。

在中等距离起跨模式下,谢文君通过小腿爆发力实现步频与步幅的动态平衡。

电子数据显示,其栏间跑第一步步频可达4.6步/秒,显著高于同组选手平均4.4步/秒,这得益于小腿三头肌快速收缩产生的高频蹬地节奏。

同时,他通过缩短0.1米起跨距离,将栏间第一步步幅控制在1.65米。

比长距离起跨选手缩短0.1-0.15米。

这种小步高频策略能在0.3秒内完成从加速到起跨的过渡,减少速度损失。

“不错啊,谢文君现在一直保持着第二,虽然没有追上去,但也没有被其余人追上自己!”

“作为这一次出征短跨项目年纪最小的小将,却在半决赛里面发挥的最好!”

“身负刘祥小师弟的名号。”

“展现很出色!”

但外界的感觉,现在暂时传不到谢文君身上。

他只是专注的过栏。

他只是想稳住前三。

顺利进入决赛。

保证即便是进入了后刘祥时代。

也还有咱们中国运动员能站在短跨的决赛舞台上。

不会断了这个传统。

第六个栏。

再次调整。

起跨角度与重心轨迹的协同!

谢文君小腿爆发力直接影响起跨角度与身体重心轨迹。

只见他起跨时,小腿三头肌以380N的峰值力量蹬地。

使起跨角度稳定在67.31°。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该角度相比自己曾经的的72°,可使身体重心抛物线高度降低0.05米。

水平速度保持率提升3%。

其技术要点在于:蹬地瞬间小腿快速伸展,同时踝关节背屈至15°。

因为要将力量沿身体纵轴传导,避免侧向分力造成的速度损耗。

这个时候虽然托马斯.拉加德速度也很快。

但并没有让谢文君感觉到难受。

事实上别说后面的托马斯.拉加德。

就连前面的理查德森。

好像也并没做得特别夸张。

并没有给谢文君现在特别大的压迫力。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因为理查德森半决赛也没有竭尽全力,只是随便跑跑。

但就算是人家随便跑跑。

那不也还排在第一位吗?

这说明一般人即便是面对人家的随便跑跑也会压力山大。

难以抵御。

第七个栏。

到了后面。

谢文君知道。

自己要继续提高过栏瞬间的能量转化了。

这也是今年冬训,孙海瓶问了拉尔夫.曼后,亲手制定的方向。

精彩的来了。

只见谢文君启动摆动腿快速前摆机制!

过栏时,谢文君摆动腿的快速前摆依赖小腿爆发力的协同作用。

当起跨腿蹬离地面后,小腿三头肌立即转为离心收缩,控制摆动腿以3.2rad/s的角速度前摆。

这一过程中,小腿肌肉的弹性储能发挥关键作用,通过预先拉长储存能量,在摆动腿前摆时释放。

使摆动腿末端线速度达到8.5m/s,比自己之前平均快0.3m/s左右。

这是。

有效缩短过栏时间。

第八个栏。

这个时候理查德森虽然还在前面。

还在领跑。

可。

他的背影已经越来越清晰可见。

这就说明。

自己正在接近他。

而不是在被他甩开。

越来越接近。

才会越来越清晰呀。

躯干前倾与小腿发力的耦合!

之前其标志性的68°躯干前倾角度。

需要小腿爆发力提供稳定支撑。

当躯干前倾至该角度时,小腿蹬地力量需额外增加12%以维持身体平衡。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让自己的躯干前倾达到该去的角度。

孙海瓶在冬训的时候特意根据拉尔夫.曼的建议——

通过强化小腿深层肌肉。

如胫骨后肌训练,提升谢文君小腿支撑稳定性。

确保过栏时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最佳轨迹上。

减少因重心偏移导致的能量浪费。

起跳。

顺利跨过。

小腿的稳定。

让谢文君进一步做到了躯干前倾与小腿发力的耦合。

既然做成功了,那么对于他的跨栏动作势必有所增益。

第九个栏。

恐怕没有人想到到了倒数第二个栏的时候,紧紧跟在理查德森后面的人。

竟然不是梅里特。

而是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

好。

很好。

阿君。

就这样继续保持下去。

继续保持下去!

孙海瓶看着很满意。

或许有些人会很费解,现在不是落后吗?你满意一个什么劲。

而事实就是。

孙海瓶根本没有用刘祥的规格来看待谢文君。

反而是因为谢文君之前的起点相对来说比较低,他的期望值也比较低。

现在看谢文君反倒有种争气的错觉。

第十个栏。

谢文君继续让自己的躯干前倾与小腿发力的耦合。

这个时候。

他其实已经看见了前面的人。

或者说理查德森。

也已经感觉到了,后面有人接近了自己。

他本来以为是梅里特。

再不济也是什么布拉斯威特之类。

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个黄种人。

刘祥?

想到这个名字就差点给他自己吓一跳。

但是他早就退了呀。

不应该还会出现呀。

那这个赛场上只剩下一个黄种人就是……

不会吧。

没什么会不会。

这个时候。

谢文君已经追了上来。

两个人处于几乎并驾齐驱的情况,落地开始平跑。

“谢文君追了上来,没想到他居然后尘追上了理查德森?!”

“两个人开始平跑冲刺,虽然没有竭尽全力,但也没有怎么放水!”

“谢文君还是理查德森?”

“压线!!!”

“谢文君13秒33!力压理查德森13秒34!!!!居然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了?!!!”

“他竟然是小组第一晋级!!!”

“没想到刘祥之后,我们的运动员竟然还能以第一的身份晋级决赛啊。”

“谢文君,真是表现的太好了!”

这里就能看出来钻石联赛前面夺冠给谢文君带来的信心。

虽然说后面几场这些选手全面开始进入大赛冲刺状态后,又把谢文君压了回去。

但是只要赢过,那心理的状态就会不同。

就像苏神当年第一次冲破美国运动员对我们中国短跑运动员的胜利封锁。

那对于他来说,对于咱们整个国内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一次心灵上的突破。

对于谢文君来说也差不多。

起码对于他自己来说。

又不是没有赢过理查德森。

不管你说钻石联赛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不是没有进入状态?

那就问一句,是不是在钻石联赛上赢的他?

既然是的,那就没有什么借口。

谢文君最后能够稳定的反杀上来,不仅仅是通讯的努力,还有整个赛季都在高等级的比赛里面磨练自己。

这一点和关起门来,在自己的地盘上打转。

出来后的战斗力完全不同。

再说这一组的确也是两组里面整体成绩发挥比较差的一组。

等于是各种条件都被谢文君撞上了。

然后他也抓住了机会。

拿下了小组第一。

最后绝杀了有些大意的理查德森。

接受采访的时候。

谢文君明显有些激动,这比他刚刚赢了理查德森还要激动。

简直是后反劲。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只想说世界大赛的舞台上,即便是祥哥不在了,也依然还有咱们中国人的身影。”

“咱们两个小时后。”

“决赛见。”

说完。

谢文君就在团队成员的催促下离开了采访区,赶紧去休息了。

毕竟现在的比赛已经改了,半决赛和决赛不放在两天举行。

和短跑一样,半决赛之后就是决赛。

那样他自然是需要更好的恢复体能才行。

天朝体育台。

杨剑也跟着刚刚谢文君的采访说道:

“好了,观众朋友们,恭喜谢文君进入莫斯科世锦赛男子110米栏的决赛。”

“用他的话说就是。”

“两个小时后。”

“咱们卢日尼基体育场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