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 2000年(1 / 2)

加入书签

八月。

李杰一下飞机感觉就像是走进了火炉。

热。

这几年燕京真是越来越热了,特别是从空调环境走到户外,那种体感,很难受。

他回燕京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十天。

虽然时间提前了,但专辑的录制工作他是丝毫没有耽搁。

他稍微加快点速度,拉着那些小日子加加班,熬熬夜,再多出点力,专辑的电子乐部份已经制作完成。

剩下的录制工作都能在燕京办。

回来之后,李杰没有第一时间投入工作,而是在家休息了几天。

他是人。

也会累。

过去这小两个月,他很忙,不仅忙着专辑制作,还抽空去了一趟格拉斯顿伯利音乐节。

那些小日子是两班倒陪着熬,他是天天熬。

三天后,李杰投入工作,不过,每天工作之余,他还有一件日常。

送毛毛去店里,晚上再接她回去。

几个月过去,毛毛的肚子已经显怀了,而且也稳定,没必要太小心,如果天天不动,那样才不健康。

偶尔去店里走动走动,对她,对孩子都好。

“老公,你说我们要不要做个B超?”

这天送毛毛上班的路上,毛毛突然问道。

“做那个干什么?”

李杰知道毛毛的意思是什么,无非是查一查孩子的性别。

“有点惊喜才好。”

“那……好吧。”

在大事上面,毛毛向来是听李杰的。

“别想那么多,男孩、女孩都一样。”

李杰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他爸妈也没有,男孩皮实,女孩贴心,各有各的好。

不一会儿,毛毛到地方了,下车之前她亲了李杰一口。

“谢谢老公,对了,别忘了下午早点过来,我们一起去看《宝莲灯》。”

“嗯。”

《宝莲灯》是上美厂最新推出的力作,它的诞生跟迪士尼动画《狮子王》、《玩具总动员》有关。

正是因为这两部动画电影席卷华夏,上美厂才有了做一部国际化动画的意思。

这部电影可谓是大咖云集。

二郎神的配音演员是江文,孙悟空是陈培斯,朱时茂配音梅山兄弟,徐凡是三圣母的配音演员。

宁靖负责嘎妹。

都是当下最红的演员。

主题曲的演唱也是大咖遍地,《想你的365天》——李雯,《天地在我心》——刘焕。

《爱就一个字》——张信喆。

七月底,《宝莲灯》上映后收获大量的好评,但在影评圈,它的差评也不少。

很多人都把它批判成《狮子王》的拙劣模仿。

比如申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的某位老师的评论,两部电影都跟复仇相关,沉香劈山救母是复仇。

《狮子王》里的辛巴也是复仇。

在她的笔下,沉香是辛巴,二郎神是刀疤,小猴是沙祖,丁满是彭彭……

就差指着鼻子说抄袭。

还有什么学其肉,更要学其魂,人物塑造不足等等,反正在影评圈,差评非常多。

但。

《宝莲灯》的票房却很不错,上映大半个月,票房已经突破2500万。

2500万可能只是后世一个小时,几分钟的预售票房,然而,在90年代,它却是全国排名前几名的电影。

小石头一直吵着要看,但他忍着没去看,要跟老爸回来之后一块去看。

傍晚。

李杰准备去接了孩子,然后又把毛毛一块接上。

只是,他们一家人每次都行都会收获一些‘异样’的眼光。

有了一个孩子,女方还大着肚子,不少人都误会这是‘二婚’,毕竟,按照政策是不给生的。

现在查的多严啊?

燕京这边还算好的,很多人为了生孩子都是偷偷跑到外地,生完再回去,或者不回去。

罚款,那是真的罚。

言归正传。

看完《宝莲灯》的小石头有点小失望,脸上很纠结,还有点小害怕。

这部动画电影的部分场景设计确实暗黑了一点,不太适合太小的小朋友观影。

它的故事也比较沉重。

但。

小孩子有一点好,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还没到家,小石头就开始跟毛毛叽叽喳喳的聊着《宝莲灯》。

聊着他们暑假班里的趣事。

是的。

小石头还是没有逃过‘鸡娃’的命,毛毛给他报了好几个暑假班。

书法班、围棋班、钢琴班、美术班,一共四个班,其中,钢琴班是每天上午。

另外三个班都是下午,书法班是一三,围棋班二四,美术班是周五。

安排的满满当当。

转眼,时间进入九月,小石头成为一名光荣的大班学生,相比于放假,他更喜欢上学。

因为上学更轻松。

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放了假反而要天天上课,那些课的课业可比幼儿园的难多了。

小石头上学后,李杰也加快了专辑录制速度。

赶在国庆节之前,第四张专辑《世界》的所有器乐、人声部分全部录制完成。

剩下的只有混音、母带制作。

这两项工程快的话半个月就能搞定,慢一点,最多十月底完成,赶在12月,或者明年1月份发行,完全没问题。

明年是2000年,这一年华语乐坛可涌现出不少新人歌手。

周杰纶、孙燕梓、吴克羣、范炜棋、陈冠西、庞龙、谢天笑、黄立行、蔡纯佳,以及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汪半壁,都是这一年出道。

和主世界差不多,前不久,李杰也听说了鲍家街43号的事。

都是一个圈子的人,消息传播的很迅速。

李杰身边又有一个包打听李戒,听李戒说,鲍家街43号乐队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

汪半壁和队友们还打过嘴仗。

一方说创作理念差异太大,根本无法继续合作,另一方指责汪半壁要单飞,因为华纳唱片不签乐队,只签个人。

他是为了签约大唱片公司,这才故意找茬。

事实上,鲍家街解散是二者兼而有之,就像那首《美丽世界的孤儿》,汪半壁很早就写了出来。

但乐队的那些人不同意把它放进专辑里。

直到汪半壁单飞之后,这首歌才问世,当然,汪半壁想去更大的公司发展也是客观事实。

鲍家街43号的日子可不好过。

钱是分币没赚。

日子过得苦的不行。

看着其他流行歌手到处走穴挣大钱,谁不眼红?

搞艺术也是要吃饭的。

华纳、索尼、BMG等大公司不签内地乐队,一半是客观原因,盗版太多,不是特别挣钱。

一半是自己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