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6 章 十分突兀(2 / 2)
他淡淡地回答道:“沈万三,人称苏半城,半个苏州城都是他家的产业,他可是天下第一巨富啊,你能不耳熟吗?”
刘璟恍然大悟,他想起了关于沈万三的一些传闻。
这个沈万三确实是个富可敌国的人物,但他不明白,这样一个商人,为何会出现在圣旨上。
“这个韩宜可跟您一向都不对付,而孟端又跟您交好,这两个人发配到贵州,皇上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的用意,微臣倒是能够理解。”刘璟若有所思地说道。
然而,他的眉头随即又皱了起来,“可是这个沈万三区区一介商贾,跟大王您又有什么关系呢?”刘璟不解地问道。
刘家是官宦世家,刘璟作为一名士大夫,对于商人阶层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在他的观念中,商人虽然富有,但社会地位低下,根本无法与他们这些士大夫相提并论。
假如沈万三的祖上出过几位进士,那么刘璟对他的态度肯定会截然不同。
毕竟在古代社会,家族背景和门第出身对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看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朱樉听了刘璟的话,只是呵呵一笑,似乎对他的观点并不以为然。
他淡淡地说道:“你可别小看了这区区一介商贾,他可是给老头子出资修建了金陵的一半城墙呢!”
刘璟心中暗自思忖,就算沈万三再有钱,又能怎样呢?
在他看来,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沈万三这样的富商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罢了,随时都可能被官府拿捏。
然而,这些话刘璟自然是不敢当着秦王的面说出口的。
他心里很清楚,秦王不仅对商人颇为青睐,甚至还让府中的妻妾亲自操持那些被视为“贱业”的商业活动。
在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中,商人被排在最末位。
对于刘璟这样的士大夫来说,商业无疑是最低贱的行业,根本无法与士人的清高和尊贵相提并论。
于是,刘璟换了个话题,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为何会突然将沈万三这样一个商人发配到边疆呢?”
朱樉略作思考,回答道:“沈万三虽然曾经依附过张士诚,但在张士诚败亡之后,沈家便迅速投靠到了老头子这边。”
“沈家不仅垄断了苏州的丝绸、钱庄生意,还掌管着两江地区的海上贸易,就连孤的长安钱庄和绣云坊用的也是沈家的渠道啊。”朱樉感慨地说道,言语中透露出对沈家实力的惊叹。
要知道,在短短数年时间里,朱樉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就在大明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所依靠的,除了皇权的支持外,还有沈家在江南地区原有的强大商业网络。
然而,对于沈万三本人而言,他究竟是否心甘情愿地与老朱家展开合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无需过多解释便已然明了。
遥想当年,为了确保自身以及家族的生命安全无虞,沈家在负责修建南京城时,竟然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一半的家财用于修筑城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