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6章 古巴比伦的城门(2 / 2)
博物馆感应玻璃门无声滑开,率先撞入眼帘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展柜,也不是昏黄壁灯下静谧的走廊,而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庞然大物——一座通体蔚蓝的城门巍然矗立,仿佛洪荒巨兽般俯视着来人。阳光透过博物馆顶棚的格纹天窗洒落,在城门厚重的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更添几分历史的沉淀感。
伊什塔尔城门
陈阳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仰头望去。青蓝色的巨石堆砌成的城门足有三四层楼高,城门洞深邃幽暗,两侧雕刻着繁复的象形文字和兽首纹路,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古巴比伦文明的神秘气息。
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座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宏伟城池,以及城门下川流不息的商队,耳边似乎响起了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隆隆声响。
这分明就是伊什塔尔城门,古巴比伦王国的心脏地带的入口,此刻却跨越数千年的时空,静静伫立在异国的博物馆中。作为佩加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
陈阳的目光沿着城门高大的轮廓缓缓移动,忽然被身后细微的交谈声拉回现实。代表团成员们不由自主地聚拢过来,仰望着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乖乖,这城门怕是有十几米高吧?”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学者扶了扶镜框,惊叹道。
“可不是嘛,”旁边一位年轻的助理研究员咂舌不已,“关键这玩意儿居然放在博物馆里,而不是在外面供人参观,真是奇了怪了!”
另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挠着头,一脸不解,“博物馆不应该都是些瓶瓶罐罐、字画什么的吗?”
就在汉斯准备开口介绍这座城门的来历和价值时,陈阳的声音清晰地在人群中响起:“这是古巴比伦的伊什塔尔城门。”
他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城门上的雕纹,语气笃定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陈阳抬手示意,指尖轻点城门厚重的基柱,声音低沉而清晰:“这座城门,正是通往古巴比伦城的生命线——伊什塔尔城门。”
他转身,目光扫过身后众人,带着几分考量的意味,“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通行,更是权力的象征。”
他抬脚向前几步,仰头细看城门正面的细节。阳光洒落在那些琉璃砖上,反射出幽蓝的光晕,与砖面上交替排布的龙牛图案交相辉映。那些图案线条流畅,每一块都似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它们周围环绕的砖块,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色,仿佛蕴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双门四望楼的复合设计,将实用性与防御性完美结合。”陈阳左手托着下巴,右手食指沿着城门轮廓轻轻划过,“前后的两道主门之间,以一条蜿蜒曲折的防御性通道相连,既便于快速通行,又能有效抵御外敌入侵。”
他指向城门两侧的四座方形望楼,语气中带着专业的评价,“这四座望楼分布均匀,高低错落,不仅增强了整体结构稳定性,也为守城士兵提供了绝佳的视野。”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城门主体,“关于那些蓝色珐琅瓷砖的材质,历来众说纷纭。有人推测它们是由珍贵的青金石制成,赋予城门一抹神秘的色彩。”
说到这里,陈阳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揶揄,“当然,这一说法至今仍在学术圈里存在争议,毕竟,青金石的价值足以换取数座这样的城门。”
陈阳停顿了一下,随后笑着解释道,“我更倾向另一种说法,当时巴比伦的工匠们掌握了一种独特的珐琅烧制技术,能够模拟青金石的颜色和质感。这种技术的失传,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遗憾。”
“大门的高度超过 11.5 米,在那个没有现代起重设备的年代,如此高度的建筑堪称奇迹,极为壮观。”
“超过 11.5 米高的巨门,远超寻常城门,站在它脚下,才能真正感受到那股压迫感。”陈阳的声音不自觉地抬高了几分,配合着手势,试图将那种恢弘的气势传达给身后的听众。
他迈步绕过城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穿过这座宏伟的门楼,便是著名的巡游大道。”
“这条半英里长的砖砌走廊,两侧墙体竟高达 15.2 米,几乎与城门本身等高!”
他快步走到墙边,伸手抚摸着那些粗犷的砖石,指尖传来冰冷的触感,“瞧这些墙壁上,密密麻麻镶嵌着超过 120 尊的狮子雕塑。它们并非温顺的宠物,而是凶悍的守护者。”
他特意强调了狮子狰狞的面容,“锋利的獠牙,怒睁的双目,仿佛随时会跃然而出,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这些雄狮不仅仅是装饰,它们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歌颂着尼布甲尼撒二世的赫赫战功,同时,也隐喻着巴比伦掌管爱情与战争的女神——伊什塔尔的力量。”
陈阳抬头看着城门,前世自己倒是见过他的文创产品,这还是自己第一次亲眼看这栋城门。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前世作为一个普通的博物馆爱好者,只能通过网络图片和纪录片来欣赏这座传奇建筑,如今却能站在它面前,这种感觉真是奇妙。
在城门的一侧上的铭文
“1902 年,战车国考古队在伊拉克发掘残片,并运回国内修复,之后就一直保存在这里。”陈阳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不过说起来,当时的发掘过程颇为曲折,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在巴比伦遗址工作了十八年,才将这些珍贵的残片完整地挖掘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