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孤臣(2 / 2)
说不定,看了信之后,他又特立独行一次。
此外,既然做了提点刑狱判官,老将军就希望自家孙儿,能做满一任再回汴梁。或者,在地方上,多干几任不同的官职,以回报官家的“以国士相待”之恩。
”不急着回来,家中反正无事。而你的两位堂兄,也能照顾全家。好男儿志在四方……”在信的结尾,老将军像寻常人家的祖父一样,??嗦嗦地叮嘱。
然后放下笔,对着窗外偷偷叹气。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酒徒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己的孙儿们,当以“韩家师兄”为楷模!
前殿前都虞侯韩重贵原本就是个爽利人,有故友们登门来拜访,岂能不设宴款待?结果,接连好几天,都喝得酩酊大醉。
然而,当客人走后,韩重贵在仆人的伺候下,又喝了一碗醒酒汤,脸上便开始愁云密布。
“官家和寇老西儿,是拿佳俊当孤臣用呢!唉??”手拍桌案,韩重贵趁着周围没有外人,低声长叹。
作为亲身经历过“陈桥兵变”和“武功郡王之死”等诸多大事的老将军,他对帝王心思,已经揣摩得再清楚不过。(注:武功郡王之死。赵光义继承了皇位之后,封赵匡胤的儿子为武功郡王。后来,他当众训斥对方窥探皇位,导致对方自杀以证清白。)
所以,前几年新皇帝赵恒刚刚即位,他就以旧伤复发为由,主动告老回了家。
如今,他唯一的孙子,因为替朝廷做事成绩斐然,从临时的提点刑狱司判官,变成了正式判官,还有了正六品承值郎的虚职,按道理他应该高兴才对。
然而,正因为熟悉帝王心术,在高兴之余,老将军却忍不住为自家孙儿的未来担忧。
永兴军路,既然能让转运使宋守正晚节不保,让同平章政事张齐贤束手无策,水岂是一般的深?
寇准想要将盘根错节的永兴军路官场,梳理干净,就必须快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